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20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4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用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C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____________。
(4)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2.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D.原子数目
3.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能为 2H2+ O2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4.
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5.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的一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6.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 只含有C、B元素
C. 含有C、H、O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8.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 g的A与11 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5 gB.16 gC.9 gD.23 g
9.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0.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11.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d一定是催化剂
12.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瓶保存,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13.
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4.
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15.
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2O2 2H2O + O2↑ 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3.填空题(共6题)

1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方框内还应补充的粒子及数目是_________.
A一个
B两个
C一个
D两个
 
(2)两种生成物分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17.
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
18.
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的CO2质量为c g,水蒸气质量为d g,则产物质量共__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9.
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要用如图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______________(举一例)。
21.
在4Al+3O22Al2O3反应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看,每______个铝原子和______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______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了______份质量的氧化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