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十一中2017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6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用品
分解温度
A
3.0g氯酸钾
580
B
3.0g氯酸钾和1.0g二氧化锰
350
C
3.0g氯酸钾和1.0g氧化铜
370
D
x g氯酸钾和1.0g氧化铁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D中x的值应为________,由实验_______与实验D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不变。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又深一步进行“氧化铜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探究,下表是他们的有关实验数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氧化铜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分析整理】
(3)据上表可知氧化铜用量过多,产生氧气的速率____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氧化铜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_(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2.计算题(共1题)

2.
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
(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15题)

3.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汽油挥发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石蜡熔化
4.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
A.密度:空气<氧气B.沸点:液氧<液氮
C.反应进行程度:燃烧<缓慢氧化D.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
5.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B.高锰酸钾C.二氧化碳D.碳酸钙
6.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 两个氢分子:2H    B. 镁离子:Mg+2 C. 两个氮原子:2N2   D. 氧化铜:CuO
8.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9.
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应为 (   )
A.CuSO4B.Na2SO3C.KMnO4D.Cu2S
10.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  )
A. O B. Zn C. N2 D. CO
11.
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和氧的质量比为7∶4,则此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2O4B.N2O5C.NO2D.N2O
12.
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氦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3.
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接通直流电源后,正、负极表面都有气泡不断冒出
B.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木条复燃
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燃着的木条引燃,火焰呈淡蓝色
14.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6.
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7.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
B.用看颜色的方法鉴别铁丝和铜丝
C.用水鉴别蔗糖和面粉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4.选择题(共2题)

18.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完成一下任务。

19.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blank#}1{#/blank#}有关;一小块晶体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不变,其内能{#blank#}2{#/blank#}(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5.填空题(共5题)

20.
现有①氯酸钾;②液氮;③清澈的湖水;④ 75%的医用酒精;⑤五氧化二磷;⑥氧化汞;⑦镁条;请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1.
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属于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核外有_____个电子;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22.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指出符号的意义:(1)镁元素_______;  (2)四氧化三铁_________;(3) 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4)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________;(5) Fe(NO3)2_______ (6) 2SO2_________________;
23.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太湖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除去水中________杂质(填“可溶性”或“不溶性”)。(2)操作②向滤液C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此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泡沫出现,此现象说明液体D是_______(填“硬水”、“软水”)。
(4)消毒剂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集氧化、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4.
选择下列物质填空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选填序号):(1)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2)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____________;(3)空气中含量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__;(4)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5.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还缺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在锥形瓶中添加二氧化锰,再从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选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若使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c”或“d”)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