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5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3

1.简答题(共3题)

1.
下面是用红磷或白磷进行的几个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1是利用红磷消耗瓶内的_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操作时先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反应后,冷却,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填字母)_______。 A.先膨胀后缩小  B.持续膨胀  C.无变化
(3)实验3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仅由a处白磷燃烧,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这一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A.金、铜、铁B.铁、金、铜C.铁、铜、金D.铜、金、铁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生产活动中处处与化学密切相关.

(1)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
(3)实验室处理浑浊的水常用图B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如果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实验中将甲烷在纯净O2燃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2题)

5.
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4.25
12.65
11.05
9.45
9.45
 
(1)反应到______min时,氯酸钾就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
6.
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下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其中含______种元素,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维生素D3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2)该药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是CaCO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她每天需服“钙尔奇”______片。

4.推断题(共1题)

7.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俗称为酒精,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点燃B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单选题(共12题)

8.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菜刀生锈C.车轮爆胎D.空气液化
9.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质量比为3:2D.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10.
某地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其中铅、铜、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11.
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甲醛(CH2O),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B. 甲醛中
C. 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C.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克
D.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
12.
研究证明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请你推断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0 B. +2 C. +3 D. +6
13.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生成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生成气体质量的变化
D.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的变化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火
15.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D.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保存
16.
下列物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银B.锌C.铁D.铝
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铁与稀硫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19.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氢气与一氧化碳
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氧气和空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A.AB.BC.CD.D

6.选择题(共2题)

20.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21.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7.填空题(共2题)

22.
用相关的化学用语或符号填空:
(1)2个铝离子______; (2)3个水分子___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5)硝酸锌________________,
(6)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23.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水、氮气、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选择一种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
(3)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________; (4)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装置有一处错误,其错误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和实验用品有G和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__端(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我们发现H装置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