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5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计算题(共1题)

1.
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4)38g过氧乙酸中与______ 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红磷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②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煮熟鸡蛋;③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个具有刻度和可滑动活塞的玻璃管(其中有空气和白磷)放在装有生石灰的烧杯的上方(如图所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同参与。

【进行实验】
①检查图中玻璃管的气密性。
②按图示装好药品后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现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至少写三点)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已知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N2, 据此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对氮气的化学性质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2题)

3.
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冰化成水C.苹果榨汁D.粮食酿酒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可用作燃料
B.氮气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
下图为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7.
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8.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
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
9.
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是由碳.水两种物质组成;
B.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10.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  )
A. O B. Zn C. N2 D. CO
11.
在NO2、N2O、NO、NH4NO3、N2、NH3六种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12.
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氦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C.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能增加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的总量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14.
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其中有严重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
B.绿色化学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C.绿色化学是要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现放”
D.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选择题(共1题)

15.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完成一下任务。

5.填空题(共6题)

16.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表示为:2H2+O2点燃2H2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还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每_____份质量的氢气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水。
17.
A.氯化钠、B.五氧化二磷、C.硫酸铜、D.氦气、E.河水、F.二氧化碳、G.空气、H.氧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__,属于单质的是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请用序号填空)
18.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写:
(1)氧气__;(2)含氧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3)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4)氢氧根离子__。
19.
如图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试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上表中钠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铝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属于__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填离子符号);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3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核电荷数分别为17和11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20.
汉江是我市自来水的水源河。某实验小组学对汉江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汉江水属于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检验河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搅拌;
(3)某次下雨后该实验小组从汉江一支流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中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
③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多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图一),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C做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