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 3O2↑。现将 28.8g 氯酸钾与 6.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5.8g。回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后,判断固体剩余物中____________ (填“含”或“不含”)有氯酸钾;
(3)列式计算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后,判断固体剩余物中____________ (填“含”或“不含”)有氯酸钾;
(3)列式计算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单选题- (共9题)
5.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15.3 |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 |
C.Z 为化合物 | 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
9.
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 B.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
3.填空题- (共3题)
11.
A~G 是初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 A、C 是无色液体,B、F、G 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 F 会引起温室效应,D 是黑色固体,E 在纯净的 B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 → G____________;
②A→B+C____________。
已知 A、C 是无色液体,B、F、G 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 F 会引起温室效应,D 是黑色固体,E 在纯净的 B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 → G____________;
②A→B+C____________。
12.
下表为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回答:
(1)“碘的含量”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_ (填序号);
(2)碘酸钾(化学式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3)碘酸钾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回答:
(1)“碘的含量”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碘元素 | B.碘酸钾 | C.碘分子 | D.碘离子 |
(3)碘酸钾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13.
(1)实验室里的药品许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为了保证安全,应做到 “三个不能”:
①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
②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用嘴吹灭 B.用书扇灭 C.用灯帽盖灭 D.用湿抹布扑灭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把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槽内装满水
C.试剂用完后,将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D.用药匙取用氯酸钾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①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
②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用嘴吹灭 B.用书扇灭 C.用灯帽盖灭 D.用湿抹布扑灭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把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槽内装满水
C.试剂用完后,将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D.用药匙取用氯酸钾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