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4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0
30
15
30
30
30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6
x
6
6
6
6
水槽中水的温度
20
90
70
70
20
20
锥形瓶中的物质
——
——
——
——
0.5g
NaCl
0.5g
NaCl3
60 min内产生氧气的体积(mL)
0.0
41.0
4.5
12.1
2.0
650.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5)实验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__ (答两点)。
2.
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内容
图1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在b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保持活塞不动,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气体从________进(填“a”或“b”,下同)。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收集O2 若瓶中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进。
图2

④a、b、c中所加试剂如下表所示。
 
a
b
c
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图3

⑤测定气体含量
A(容积20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充分反应打开K2和K3,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2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写出计算式)
 
将滴管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b中,待充分作用后,打开止水夹d,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解释)。

2.简答题(共1题)

3.
下表是几种生活用品的作用和主要成分。
名称

洁厕灵

木炭

暖宝宝

钙尔奇钙片

液态氧
作用
清除污垢,除异味
燃料
发热,取暖
补钙剂
医疗
主要
成分
盐酸
(HCl)
木炭
(C)
铁粉
(Fe)
碳酸钙
(CaCO3
氧气
(O2
 
资料: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亚铁和氢气。
(1)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①上述五种物质中能与O2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下同)。
②A、B、C、D、E五个同学分别选择一种物质进行探究。若要求五个同学所选的物质依次能发生反应(A—B—C—D—E)。若A同学选择CaCO3,则B、C、D、E四位同学选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A、B同学所选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科普阅读题(共1题)

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许谦,有删改)

酸奶口感酸甜,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乳制品。与普通牛奶比较,酸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乳糖不耐症患者的良好食品。

通常的酸奶是将牛奶发酵而制成的。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C12H22O11)转化成乳酸(C3H6O3),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随着酸度增加,蛋白质分子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所以,奶变“粘”、变“酸”了。

酸奶中含有大量活力较强的乳酸菌。乳酸菌可抑制某些腐败菌和病原菌的繁殖,从而维持人体内,尤其是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酸奶在储藏和配送过程中,乳酸茵的数量会因乳酸的过量积聚而明显减少,而酸奶的乳酸积聚又会影响到酸奶的酸度。有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某品牌酸奶酸度的变化

1999年颁布的国标GB2746-1999中,对成品酸奶的酸度规定为“酸度不小于70°T”。按照一般人的接受程度,酸奶酸度不能超过100°T。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是由乳糖转化生成的,请比较二者的化学式,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实验中所用酸奶,若在37℃条件下储存,________天后,酸度一定会超出一般人的接受程度。(填字母序号,下同)
A. 2    B. 4    C. 5    D. 8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___。
(4)下列关于酸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酸奶适用于乳糖不耐症患者食用
B. 酸奶放置时间越长,乳酸菌含量越高
C. 酸奶中的乳酸菌对人类身体有害无益
D. 酸奶变“粘”与蛋白质分子相互连接形成巨大“网络”有关

4.流程题(共1题)

5.
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下:

(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沉淀    b. 杀菌消毒    c. 煮沸    d. 蒸馏
(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a. 对天然水消毒   b. 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 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5.单选题(共15题)

6.
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B.酒精易挥发
C.木炭有可燃性D.水在4℃时密度最大
7.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8.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氯酸钠(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 2NaCl+3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
B.NaClO3可用于医疗
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9.
青蒿素(化学式)是抗疟药的有效成分,它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纯净物D.混合物
10.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C.CO2D.H2O2
11.
下列气体中,对空气有污染的是
A.N2B.O2C.COD.CO2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 c a d e fB.a b c d e f
C.b c a d f eD.a b c d f e
14.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氧气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分别取气体样品,倒入澄清石灰水
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含量
B
分别取少量液体,各加入二氧化锰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取一个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氮气,堵住针筒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
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D
分别取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水
 
A.AB.BC.CD.D
16.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生命之源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
C.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D.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18.
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B.烧杯C.试管D.集气瓶
19.
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蜡油流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物理变化
D.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6.选择题(共1题)

21.

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7.填空题(共5题)

2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
23.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水的组成。
24.
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由氨气获得氢气和氮气,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尿素【CO(NH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
 

2个镁原子

化学符号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铝
硫酸亚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①冰水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过氧化氢溶液   ④硫酸  ⑤液态氧  ⑥四氧化三铁    ⑦汞  ⑧氢氧化钙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填化学符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6.
请从22-A或22-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2-A计分。
22-A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22-B 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8.实验题(共1题)

27.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为了获得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可以使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先装药品,再堵棉花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尽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放置方法是: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