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通常与空气中氧气有关。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展开探究。

(1)甲组:探究可燃物异常燃烧的原因
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
推理:棉花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②可能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③可能_____。
实验验证:
(2)乙组:探究某可燃物的组成
将含碳氢元素的气态燃料1.6g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下图装置(忽略所有影响因素),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提示:干燥剂用于吸收水分)

①验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燃料中﹙______﹚﹙填是还是否﹚含有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③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推算,理论上Ⅱ中能得到碳酸钙质量是﹙_______﹚克。

(1)甲组:探究可燃物异常燃烧的原因
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
推理:棉花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②可能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③可能_____。
实验验证:
验证内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① | 取上图甲中烧杯进行实验,点燃蜡烛,放置稍长时间(不倒入二氧化碳) | 棉球不燃烧 | 猜想①不成立 |
猜想② |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撒入足量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后,将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猜想②成立 |
猜想③ |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撒入足量过氧化钠,充分振荡后,用手触摸瓶壁 | ________; | 猜想③成立 |
(2)乙组:探究某可燃物的组成
将含碳氢元素的气态燃料1.6g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下图装置(忽略所有影响因素),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提示:干燥剂用于吸收水分)

| 实验前 | 实验后 |
装置Ⅰ总质量 | 105.0g | 106.8g |
装置Ⅱ总质量 | 286.1g | 288.3g |
①验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燃料中﹙______﹚﹙填是还是否﹚含有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③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推算,理论上Ⅱ中能得到碳酸钙质量是﹙_______﹚克。
2.单选题- (共12题)
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点燃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
6.
对于下列化学符号,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A.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①③④ |
B.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③ |
C.②⑤表示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其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
D.④中的数字“2”表示2个磷原子 |
8.
中国的“功夫茶”享誉国内外。茶叶中的单宁酸又称鞣酸,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B. 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单宁酸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6:46
D. 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A. 单宁酸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B. 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单宁酸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6:46
D. 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提倡新能源车替代现有燃油车 | B.提倡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路灯 |
C.尽可能使用煤、石油等常规燃料 | D.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 |
1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点燃氢气,有少量黑烟产生,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3.多选题- (共2题)
14.
兴趣小组在密闭容器中对某化学反应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8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7 | 20 | 21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4 | 5 | 29 |
A.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8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4.填空题- (共4题)
16.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连线物质可相互反应,箭头表示转化),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E和F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G是黑色固体单质,C、H为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____; (2)写出H的一点用途________;
(3)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反应①②都是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反应;
(4)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如果F与H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在自然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____; (2)写出H的一点用途________;
(3)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反应①②都是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反应;
(4)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如果F与H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在自然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7.
根据你对元素知识的认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铝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原子中子数为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填“得”或“失”),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铝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原子中子数为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填“得”或“失”),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8.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作用;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实验室还可以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制取O2,若实验中发现反应过于剧烈,可采用的方法是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选用装置C进行实验时,块状固体被置于多孔隔板上,则C相对于B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如图),则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作用;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实验室还可以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制取O2,若实验中发现反应过于剧烈,可采用的方法是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选用装置C进行实验时,块状固体被置于多孔隔板上,则C相对于B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如图),则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9.
水是“生命之源”,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请回答: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写出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取了一杯井水,欲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可采用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
(3)下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除去99.3% 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除去钙、镁等金属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命吸管_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________方法。
②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①A图表示4个_________;(填名称)
②该图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写出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取了一杯井水,欲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可采用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
(3)下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除去99.3% 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除去钙、镁等金属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命吸管_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________方法。
②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①A图表示4个_________;(填名称)
②该图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个数 | B.元素种类 | C.原子种类 | D.原子个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