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3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综合题(共1题)

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等性能,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TiCl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然后用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②制取TiCl4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镁与TiCl4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关于钛合金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做保险丝 B.用于航空、航天工业
C.制人造骨 D.用于船舶、核潜艇的制造
(2)某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生锈,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提示:ZnCO3受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①写出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不法商人用黄铜冒充黄金,制假销售,下列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灼烧   B.看外观    C.滴加稀盐酸    D.滴加硫酸铝溶液.

2.简答题(共2题)

2.
下面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欲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纯净的CuO,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B→C.
①仪器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过程中,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试管a和试管b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如何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用______来区分,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实验室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
(5)指出化学式H2O代表的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天冷了,很多同学都用上了“暖宝宝”。某实验小组查阅其原料主要成分为: 铁粉、活性炭、食盐。“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铁粉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铁锈,并且放出热量(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e+3O)在实验小组取“暖宝宝”中的物质样品共20g,待其完全反应后称得质量为24.8g,
请计算∶
(1)Fe2O3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3)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推断题(共2题)

5.
现有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H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性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H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在工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6.
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C的化学式为:C ______________;
(2)A在B中点燃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
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氢氧化钠潮
D.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铜放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C.将细铁丝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9.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B.镁条投入稀硫酸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在熟石灰中加入稀盐酸
10.
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两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单质D.一定是化合物
11.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最外层有1个电子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12.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B.公园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要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就必须保持水分子不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1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造成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 1/5 的原因是(   )
A.装置漏气
B.红磷量不足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让水进入集气瓶
D.红磷燃烧时未夹紧弹簧夹,让瓶中气体受热跑出去了
14.
下列 4 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15.
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用 220v 的交流电B.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D.验证正极上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过滤
B.1L酒精和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空气中的氧气常做燃料
D.以节约为原则,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6.多选题(共5题)

17.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
现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得到9g水,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9B.1:4C.1:8D.2:3
19.
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下列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炼钢、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
C.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2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有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D.中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1.
下列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t℃某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t℃,则溶液的质量不变
C.将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所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
D.MgO与CuO的混合物与98g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7.填空题(共4题)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然后____。
(3)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3.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
24.
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
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写出B、C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一氧化碳   ③硫酸   ④大理石  ⑤金刚石
(1)重要的建筑材料是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
(3)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
(4)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
(5)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的是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