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求: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试求: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2.简答题- (共3题)
2.
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1)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_________ Kg的二氧化硫。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_________ Kg的二氧化硫。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银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铁金属粉末和银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银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5的分子极不稳定,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金属钛因为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地壳中的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①使金红石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过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钴[Co(OH)2]可用作涂料的干燥剂。在二氯化钴(钴显+2价)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粉红色的氢氧化钴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银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铁金属粉末和银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银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5的分子极不稳定,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金属钛因为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地壳中的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①使金红石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过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钴[Co(OH)2]可用作涂料的干燥剂。在二氯化钴(钴显+2价)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粉红色的氢氧化钴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_______________;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_______________;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5.
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C的化学式为:C ______________;
(2)A在B中点燃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推断C的化学式为:C ______________;
(2)A在B中点燃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9题)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
C.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
D.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8.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g |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4.4 | 5.4 | 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生成 |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表中m的值为3.0 |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B.Fe+ Zn(NO3)2 = Fe(NO3)2+Zn |
C.2CO2+Ca(OH)2= Ca(HCO3)2 |
D.Na2CO3 + H2SO4= Na2SO4+ H2O + CO2 |
12.
“给健康加一道菜”——苹果醋中主要成分之一是苹果酸(C4H6O5),下列关于苹果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苹果酸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4g B. 一个苹果酸分子含有70个质子
C. 一个苹果酸分子含15个原子核 D. 苹果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3:40
A. 苹果酸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4g B. 一个苹果酸分子含有70个质子
C. 一个苹果酸分子含15个原子核 D. 苹果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3:40
14.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和食品包装存储的保护气体 |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
C.空气中的O2性质活泼,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15.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塞上棉花,试管口应倾斜向下加热 |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 |
C.待集气瓶充满O2,在水面上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槽,正立在桌面上 |
D.收集完成后,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电极
B. 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D. 碳具有可燃性,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电极
B. 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D. 碳具有可燃性,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7.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该混合液后变成无色 |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 |
C.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8.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
B.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3%-2% |
C.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远优于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行业 |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组成成分熔点低 |
19.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
B.生成H2的质量M<N |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
D.产生H2的速率N>M |
20.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 B.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
C.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
2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将1体积黄豆与1体积绿豆混合得不到2体积的混合豆,说明分子间一定有间隔 |
B.蔗糖放入水中,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蔗糖分子在水的作用下变成原子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空气中生锈的现象不同,说明两者的氧分子性质不同 |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 |
22.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用煮沸或者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
B.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并防止水体污染 |
C.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经行分离 |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
23.
“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
5.填空题- (共3题)
25.
铁、铜、铝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_____________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2)铁用于制铁锅,是利用了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性。
(3)用磁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铝土矿来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反应条件省略)。用51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以炼出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铜生成铜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三种金属中,_____________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2)铁用于制铁锅,是利用了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性。
(3)用磁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铝土矿来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反应条件省略)。用51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以炼出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铜生成铜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各题
(1)2个碘分子____________;5个磷原子_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
(2)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________。
(3)磷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硫化亚铁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
(1)2个碘分子____________;5个磷原子_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
(2)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________。
(3)磷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硫化亚铁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
27.
如下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8.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写出改正后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候,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氧气逸出;当用装置C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写出改正后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候,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氧气逸出;当用装置C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