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会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3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8

1.计算题(共1题)

1.
碳元素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下图中____(填编号)表示的是金刚石的结构,____(填编号)表示C60的分子结构。

(2)每个CO分子比CO2分子少1个_______,分子结构的差别造成CO和CO2化学性质千差万别。CO和CO2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能将氧化铁变成铁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太阳能将下图反应器加热到400℃,装置中的CaO能“捕捉”空气中CO2并固化成碳酸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有研究指出可用地下盐水存储CO2,此过程中涉及到反应∶2Mg2SiO4 + 2H2O + CO2 === Mg3Si2O5(OH)4 +X ,则生成物X为__(填化学式)。生成物Mg3Si2O5(O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其计算式为___。

2.综合题(共2题)

2.
空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下图示实验能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其化学变化方面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条:

①磷与氧气能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不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3)氧气可用于烟气脱硫工艺(如下图),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3 + O2 ="=" 2CaSO4 。反应物Ca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生成物CaSO4读作____________。若有0.6t CaSO3参加反应,则至少需要消耗氧气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的简化版。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空。
3  Li
7
4  Be
9
5 B
11
6 C
12
7 N
14
8 O
16
9 F
19
10 Ne
20
11  Na
23
12  Mg
24
13  Al
27
14 Si
28
15 P
31
16 S
32
17  Cl
35.5
18  Ar
40
 
(1)在元素周期表中,Ne和____处于同一族。
(2)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
(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_____。

3.简答题(共3题)

4.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编号),应选用收集装置_____或
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若用100g含杂质5%的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石灰石的体积约为34cm3),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其中CaCO3与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反应后最多能生成______gCO2(结果取整数)。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药品




m g石灰石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
w g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①若要研究盐酸的浓、稀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②除盐酸的浓稀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材料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从外观看,海水淡化和电解水的过程都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请完成图A和图B,从微观角度图示这种区别。①_______,②_________。
宏观变化
微观解释




 
6.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
(1)小魔术“吹气生火”表演过程: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之后棉花就燃烧起来。“吹气”能使棉花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填编号)。
A.使温度达到棉花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B.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C.增加了可燃物D.降低了棉花的着火点
(2)做饭时,燃气灶出现黄色或橙色火焰说明_________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
(3)某种即热饭盒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需要加热食物时,让盒内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即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B.液氮用作冷冻剂
C.天然气用作燃料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8.
下列过程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AB.BC.CD.D
9.
某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则说明此物质
A.由两种单质化合而成B.性质稳定
C.不能再分解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10.
下列名称,能用H2O表示其物质组成的是
A.自来水B.矿泉水C.硬水D.纯水
11.
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的质子数不同B.二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Na)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Na+D.钠离子(Na+)不能变成钠原子(Na)
12.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B.2C.D.
13.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为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青蒿素分子由32个原子构成
B.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5个H2O分子
C.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
D. 青蒿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H2O
1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B.N2C.HeD.CO2
15.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海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就变成淡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肥皂水遇到软水易起浮渣
17.
下列图示,能表示电解水时H2与O2的质量关系的是
A.AB.BC.CD.D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人类理想的能源
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C.石油炼制后可得到汽油、柴油、原油等产品
D.天然气就是甲烷(CH4)
19.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D.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20.
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是
A.用过氧化氢消毒食品B.收集完氢气马上点燃
C.轻拿轻放易燃易爆物D.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5.填空题(共1题)

21.
实验室过滤器如下图所示。

(1)填写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以下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让液体沿玻璃棒平缓流进过滤器  
②滤纸内液面要稍低于滤纸边缘
③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内液体,加速过滤
④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就将此液体倒入原过滤器再次过滤

6.实验题(共2题)

22.
利用下图可进行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发生的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
②平放试管,用_________将反应物送至试管底端。
③先________试管,然后集中加热试管底部,观察记录。
④结束反应时,先将导管移离液体,再____________。
(3)为探究炭粉还原氧化铜的最佳条件,有研究小组进行了三组对照试验。各组实验结果如下。



①上述记录能说明有铜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固体红热B.细小红色金属光泽固体
C.黑色固体D.球状金属光泽固体
②归纳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条件是:反应物质量比(C:CuO)为_____,反应物要先分别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混合起来__________。
23.
SO2气体不是酸,但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请仿照CO2的性质实验,设计实验予以证明。
实验操作
现象或数据比较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SO2不是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S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2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