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3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9

1.推断题(共1题)

1.
下图转化关系中,A-F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物质。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甲同学为了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并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_____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②所得的溶液中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________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在甲的设计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乙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3)丙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不必补做实验,只需将甲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调整后的金属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m2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69.8g
65.4g 
△m1
烧杯+澄清石灰水
118.8g
122.6g  
△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3.选择填充题(共3题)

4.
“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过滤后饮用    
C.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__________实验
5.
把等质量的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______)
A.Na2SO4B.CuSO4C.AgNO3 D.________
6.
下列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
A.一氧化碳、氢气B.氧气、氮气C.氢气、空气D._____

4.流程题(共1题)

7.
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单选题(共8题)

8.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会减轻;④溶液的质量会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9.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0.
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氮气
11.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12.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3.
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14.
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  )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都有导电性
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15.
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A.B.C.D.

6.选择题(共4题)

1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17.

2016年春晚,一曲《父子》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你(父母)的地方,就有家。”然而,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家庭远走他乡、出外漂泊,于是,我们的身边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称谓——空巢老人。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北市空巢老人约7万户,40%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18.

2016年春晚,一曲《父子》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你(父母)的地方,就有家。”然而,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家庭远走他乡、出外漂泊,于是,我们的身边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称谓——空巢老人。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北市空巢老人约7万户,40%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19.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临沭县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  )

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7.填空题(共3题)

20.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酒精; ④氢气;⑤澄清石灰水;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____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4)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
21.
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22.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3.
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为什么都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要制取较多CO2,应对图中仪器进行怎样改进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制取CO2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图2),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_______(填“a”或“b”)处,图2与图1相比有什么优点____。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的方是______。
(4)C+O2CO2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生成物也只有CO2,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出1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选择填充题:(3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