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__________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②所得的溶液中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 ______________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在甲的设计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乙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3)丙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不必补做实验,只需将甲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调整后的金属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M1 | M2 | △m1即( M1-M2)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即( M4-M3) |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69.8g | 65.4g | △m1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118.8g | 122.6g | △m2 |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3.选择填充题- (共3题)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
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过滤后饮用 |
C.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__________实验 |
4.流程题- (共1题)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5.单选题- (共8题)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A.都是黑色固体 |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6.选择题- (共4题)
2016年春晚,一曲《父子》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你(父母)的地方,就有家。”然而,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家庭远走他乡、出外漂泊,于是,我们的身边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称谓——空巢老人。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北市空巢老人约7万户,40%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2016年春晚,一曲《父子》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你(父母)的地方,就有家。”然而,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家庭远走他乡、出外漂泊,于是,我们的身边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称谓——空巢老人。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北市空巢老人约7万户,40%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临沭县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 )
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7.填空题- (共3题)
(1)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____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4)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
(1)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8.实验题- (共1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为什么都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要制取较多CO2,应对图中仪器进行怎样改进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制取CO2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图2),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_______(填“a”或“b”)处,图2与图1相比有什么优点____。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的方是______。
(4)C+O2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选择填充题:(3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