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在做“火龙生字“趣味实验时,先用毛笔蘸热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在白纸上书写字母 “K”,晾干(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字母“K”,白纸上写过字母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K”形的黑色痕迹(如下图)。为了弄清楚“火龙生字”的原因,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晶体的地方遇火星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单质是什么?
猜想一:二氧化氮
猜想二:氮气
猜想三:氧气
猜想四:氢气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结合氮气与氧气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与猜想三的正确性,你设计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三正确,则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遇火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晶体的地方遇火星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单质是什么?
猜想一:二氧化氮
猜想二:氮气
猜想三:氧气
猜想四:氢气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结合氮气与氧气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与猜想三的正确性,你设计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三正确,则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遇火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4.
下列说法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
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D.冰融化前的总质量等于融化后水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
6.
香烟和油炸食品中,都含有一种叫丙烯醛(化学式为C3H4O)的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g |
B.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
C.丙烯醛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4:1 |
D.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8.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
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 |
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酒精燃烧生成水 |
9.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地球温室效应 |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
10.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溶液 现象 金属 | 甲 | 乙 | 丙 |
FeSO4溶液 | 析出单质Fe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AgNO3溶液 | 析出单质Ag | 无明显现象 | 析出单质Ag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甲>丙 | D.乙>丙>甲 |
4.填空题- (共3题)
1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锂电池中的锂离子____________;
(2)乙醇_______________;
(3)铝制品表面的致密保护膜 _____________;
(4)含有金属元素的原子团______________;
(5)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1)锂电池中的锂离子____________;
(2)乙醇_______________;
(3)铝制品表面的致密保护膜 _____________;
(4)含有金属元素的原子团______________;
(5)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13.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氟元素为例,方框中“9”表示____________,“19.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氟原子中有 _________个中子,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周期表中,如3~10号元素组成的横行叫________,如1、3、11号元素组成的纵行称_____。

(1)以氟元素为例,方框中“9”表示____________,“19.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氟原子中有 _________个中子,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周期表中,如3~10号元素组成的横行叫________,如1、3、11号元素组成的纵行称_____。
14.
碳的单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_________能力,可用于防毒面具、冰箱除味等。战场上石墓炸弹俗称“电力杀手”,对供电系统有强大的破坏力,这是利用石墨的 _________性。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下碳在硫(蒸气)中充分反应生成类似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Si)和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高温条件下,硅与氯气(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_________能力,可用于防毒面具、冰箱除味等。战场上石墓炸弹俗称“电力杀手”,对供电系统有强大的破坏力,这是利用石墨的 _________性。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下碳在硫(蒸气)中充分反应生成类似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Si)和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高温条件下,硅与氯气(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