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度乐东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2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简答题(共2题)

1.
小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他所用的R为木炭,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2.
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可进行多种探究实验.

(1)若A处所加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一段时间后B处观察到白色浑浊,B处的物质可能是什么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若A、B两处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B无色酚酞变红,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花”的形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花B.纸花C.烟花D.水花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水氧气+氢气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B.糖水C.雨水D.冰水
6.
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星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  )
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碳D.氮气
7.
如下图所示,将分别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拔开塞子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8.
为解决登山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9.
如图为空气成分比例图(按体积计算),其中b代表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0.
下列实验方案(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实验方案
A
碳酸钙(氯化钙)
除杂
用盐酸
B
硬水和软水
鉴别
用肥皂水
C
双氧水的变质程度
检验
用二氧化锰
D
水和水中的色素
分离
用活性炭
 
A.AB.BC.CD.D
11.
“低碳生活方式”是地球公民的生活新时尚.这里的“碳”是指(  )
A.煤炭B.二氧化碳C.活性炭D.木炭
12.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根本的方法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澄清石灰水C.燃着的木条D.活蟑螂

3.填空题(共4题)

13.
请把下列符合题意的物质写在横线上(填字母):
A.红磷B.镁C.干冰D.活性炭
(1)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2)可用于冰箱中除去臭味的是_____;
(3)用于制作烟雾弹的是________;  (4)用于制作信号弹的是_________。
14.
用有关化学反应的术语填空。(填字母)
A.接触面积 B.反应条件 C.反应现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氧气,其反应为:①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而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则发生:②二氧化碳+水→碳酸。可见反应物相同,但____不同,则生成物不同。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可见反应物浓度不同,则_____不同;
(3)铁丝螺旋状的比直线状的反应剧烈,可见反应物与氧气的____不同,则反应速率不同。
15.
某校某班到山上野炊。
﹙1﹚进入溶洞前进行灯火实验,是为了测定___的含量;(填物质名称)
(2)烧柴火时把柴火架空是为了增加柴火与____接触面积,燃烧得更旺;(填物质名称)
(3)取山边小河水煮开后发现有大量水垢,可初步判断河水为_____。(填硬水或软水)
16.
水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水通电分解是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A图气体1是 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B图中的的净水方法是____和吸附。

4.实验题(共1题)

17.
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 高锰酸钾 ③二氧化锰  ④石灰石  ⑤稀盐酸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则应选择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
﹙3﹚若选择装置B制氧,①一开始就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把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瓶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②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的优点是______,③回收反应后的二氧化锰时,需用过滤操作。请从图中选出操作不会用到的仪器______(填字母)。
﹙4﹚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收集方法为_____;(填序号)
①排水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向上排空气法
验证装置E中氧气是否装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____________;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装置E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若用D代替C制取二氧化碳,可以把烧杯中干燥管提起,离开液体,使反应____(填发生或停止),从而节约药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