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缘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应加入5%H2O2__________________毫升;
(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将本实验中的二氧化锰经分离、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________g。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作用。取用二氧化锰需要用_______(填“药匙”或“镊子”)。

(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应加入5%H2O2__________________毫升;
(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将本实验中的二氧化锰经分离、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________g。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作用。取用二氧化锰需要用_______(填“药匙”或“镊子”)。
2.计算题- (共2题)
2.
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 g(主要成分Na2CO3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请计算:(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 12g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所加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 12g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所加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综合题- (共1题)
4.
在2017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旨在动员、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实现“共建美丽中国”的愿景。水资源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要分离出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过滤”或“蒸发”)的方法。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该仪器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净化水的方法还有:① 活性炭层吸附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天然水多为硬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多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X+H2O=CaCO3↓+2HCl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溶液中才能进行。水是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某同学按照下图中的C的方式观察量取水的体积,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固体物质也是配制的关键。某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食盐,他在天平右盘上加上10g砝码并将游码移到3.5g位置,当左盘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左边,这时他应该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6)请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要分离出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过滤”或“蒸发”)的方法。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该仪器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净化水的方法还有:① 活性炭层吸附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天然水多为硬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多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X+H2O=CaCO3↓+2HCl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溶液中才能进行。水是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某同学按照下图中的C的方式观察量取水的体积,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固体物质也是配制的关键。某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食盐,他在天平右盘上加上10g砝码并将游码移到3.5g位置,当左盘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左边,这时他应该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加砝码 | B.移动游码 | C.增加药品 | D.减少药品 |
4.单选题- (共19题)
7.
在一密闭容器
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
B.反应过程中,乙、丁的变化质量比为87︰36 |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
D.若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97︰158,则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8.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的一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
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 |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11.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 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 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13.
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和液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氢是由原子构成的 |
B.液氢和液氧的燃烧不会产生雾霾 |
C.液氧的作用是支持液氢燃烧 |
D.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15.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D. 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A. 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D. 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18.
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KNO3晶体析出 |
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
C.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
19.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有乳化功能 |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 |
C.将10%的KNO 3 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21.
蓬溪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等 |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 |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
22.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 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B | 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C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
D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
A.A | B.B | C.C | D.D |
23.
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2题)
25.
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氯原子____________;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下图,并按要求填空:
①若下图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如上图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2时,则Y 的值为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一种带电的微粒,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氯原子____________;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下图,并按要求填空:
①若下图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10 | B.11 | C.17 | D.18 |
26.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日趋枯竭,新能源的开发与开采迫在眉睫。我国于2017年5月28日在南海宣布可燃冰试开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温低压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1)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燃烧也会带来安全隐患,下列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燃烧也会带来安全隐患,下列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
7.实验题- (共1题)
27.
如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加热能生成O2和KCl,这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用此法制取氧气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装置标号),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F装置为什么不能收集CO2: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探究小组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有同学提出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的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加热能生成O2和KCl,这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用此法制取氧气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装置标号),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F装置为什么不能收集CO2: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探究小组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有同学提出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的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