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及部分药品(药品自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 少,发生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 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

(4)有同学称取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加入 到盛有 146.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 量减少了 0.3g,请问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 少,发生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 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

(4)有同学称取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加入 到盛有 146.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 量减少了 0.3g,请问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
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杂质不与水反应)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产生一种俗称为水煤气的气体燃料,可能还有 H2、CO、CO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 A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D 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E 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G 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已知无水硫酸铜水蒸气变蓝, 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在反应前后对 D、E 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一定能证明水煤气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G 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通过数据分析,证明水煤气中存在 CO 气体, 请利用上表中的原始数据, 列出数据分析过程(只列式不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发现,不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也可方便的证明 CO 气体的存在。只需增加一个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来代替装置 F。

在反应前后对 D、E 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一定能证明水煤气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G 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通过数据分析,证明水煤气中存在 CO 气体, 请利用上表中的原始数据, 列出数据分析过程(只列式不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发现,不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也可方便的证明 CO 气体的存在。只需增加一个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来代替装置 F。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和事实,不.可.以.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 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 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C.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D.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
(2)某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四分钟后发现 A 中铁钉表面灰暗,B 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 A、B 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

(3)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矿物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①高炉炼铁的原料主要是铁矿石、______、石灰石、空气。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在高炉中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 800℃, 得到貌似金子的铜锌合金,反应原理如下,试补充完成其中的另外两个化学方程式。
A.ZnCO3=ZnO+CO2↑
B.C+2Cu2O=_____________+CO2↑
C.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 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B.滤液为无色
C.滤渣中只有铜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下列现象和事实,不.可.以.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 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 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C.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D.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
(2)某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四分钟后发现 A 中铁钉表面灰暗,B 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 A、B 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

(3)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矿物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①高炉炼铁的原料主要是铁矿石、______、石灰石、空气。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在高炉中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 800℃, 得到貌似金子的铜锌合金,反应原理如下,试补充完成其中的另外两个化学方程式。
A.ZnCO3=ZnO+CO2↑
B.C+2Cu2O=_____________+CO2↑
C.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 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B.滤液为无色
C.滤渣中只有铜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3.流程题- (共1题)
4.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试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 | 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 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
4.推断题- (共1题)
5.
下图中 A~H 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H 是单质,C、D 的物质类别 相同且 D 中含有两种元素,E、F、G 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溶剂水已略去。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反应:C+E→X+H2O,且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反应:C+E→X+H2O,且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
5.简答题- (共1题)
6.
水是生命的源泉。
(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_______的作用。
(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汽油清洗油渍
(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 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4)如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5)下图是小明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配制上述溶液,小明需要称取蔗糖__________g
○2 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A.DECAB B.ECADB C.EDABC
○3 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
(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_______的作用。
(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汽油清洗油渍
(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 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4)如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5)下图是小明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配制上述溶液,小明需要称取蔗糖__________g
○2 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A.DECAB B.ECADB C.EDABC
○3 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3题)
8.
如下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 a | B.转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 |
C.转化 c 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D.转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
9.
下图是被称为“化学界顽童”的氟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氟原子核内有 10 个质子 | B.可用 ![]() |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 D.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g |
10.
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 一。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碳原子 |
B.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
D.19%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 |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C | 除去O2中的少量H2O | 通过CaCl2固体,收集气体 |
D |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4.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食品袋里充入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B.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
C.不慎打翻酒精灯而着火,用湿抹布扑灭主要是降低着火点 |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
15.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保护空气 | B.爱护水资源 |
a.SO2排放—温室效应 B.CO2增多—酸雨 |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
C.垃圾处理 | D.能源利用 |
a.焚烧秸秆-改善环境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 a.发现大量可燃冰-能源危机消除 b.氢气-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
A. A B. B C. C D. D
18.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盐酸和碳酸钠 | B.水和氢氧化钠 | C.水和生石灰 | D.水和硝酸铵 |
7.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