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2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8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做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在清洗仪器时,同学们发现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写出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不可能是高锰酸钾或锰酸钾的依据是:_______。
(2)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
[动手实验]上述反应无法洗掉二氧化锰,同学们请教了老师,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H2C2O4)溶液,黑色固体消失,同时产生许多气泡。
(3)问题三:生成了什么气体?
[交流讨论]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________和________等,依据是_____。
[实验验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了___的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
木炭、氢气等物质可以还原氧化铜,白磷能否还原氧化铜呢?某兴趣进行了如下图的探究,请你参与。

(1)[猜想]白磷也能还原氧化铜,猜想依据:从纯净物的分类角度看,白磷、氢气和碳都属于______,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实验步骤1]如图a,取一块铜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在酒精灯火焰化上加热,制得氧化铜。铜片表面由______色变成黑色,表明氧化铜制取成功。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氧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步骤2]将绿豆粒大小的白磷从水中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在步骤1中铜片变黑的一面上。白磷保存在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3]取一支玻璃棒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b)。再去触碰铜片上的白磷,白磷燃烧(如图c),用烧杯将其罩住直至其冷却到常温。从燃烧的条件看,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4]取下烧杯可以观察到铜片表面由黑色变成____色,表明实验成功。

2.计算题(共1题)

3.
养金鱼的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 ="==" 2Ca(OH)2+O2↑,现将2.88g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升水的鱼缸中。请计算:
(1)当过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可得氧气多少克?
(2)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入水,其他因素忽略不计)

3.简答题(共1题)

4.
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是当今我市居民家中做饭常用的燃气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乙烷的化学式是C2H6,丙烷化式是C3H8,据此可推测出“丁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为了防止液化气泄漏造成危险,如下图,可以安装漏气报警器。 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应该是在燃气灶的_____(选“上面”或“下面”填空)。

(3)液化气或天然气公司常在燃气中添加少量难闻的气体,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爆炸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或注意事项是(填一种即可): ____。

4.单选题(共17题)

5.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嫩叶B.炒熟氧化
C.揉捻成型D.干燥装袋
6.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下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生成物之一为C2H4
C.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D.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7.
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②是纯净物中的一种,则②不可能是
A.水B.煤C.铜D.氨气
8.
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
A.硅B.硒C.锡D.氧
9.
铬是不锈钢中的重要元素,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离子有24个核外电子D.一个铬原子质量为52.00g
10.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A.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B.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1.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如下,图中的“①”表示的元素是
A.碳B.氧C.氮D.氢
12.
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下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瓶内温度恢复至常温时才能测量最终流入水的体积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金属单质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B.煤气、液化气、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 气体一定能燃烧
C.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所以金刚石和石墨也有吸附性能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大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检验其纯度
14.
某文章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文章的标题可能是
A.新装修屋内的空气杀手B.室内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防范
C.酸雨的罪魁祸D.PM2.5与霾天气
15.
只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方法,就能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是
A.水B.稀硫酸C.紫色石蕊试剂D.燃着的木条
16.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用食盐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D.硬水煮沸后可能变成软水
17.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下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18.
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19.
蚌埠市已经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20.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D.实验4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21.
为了验证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AB.BC.CD.D

5.填空题(共1题)

22.
其他学科老师经常提到与化学相关问题,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语文老师说,李白曾经“金樽清酒斗十千”,金的元素符号是_____.
(2)数学老师说,金刚石是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金刚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
(3)英语老师说,不要把No误写成NO,NO表示一种气体(填名称)_____.
(4)历史老师说,林则徐虎门销烟使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石灰的化学式_____.
(5)政治老师说,买无磷洗衣粉是绿色消费,其中的“磷”指的是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6)物理老师说,人工降雨中干冰升华吸热,干冰是固态的_____.
(7)生物老师说,离子状态的钙容易被人体吸收,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3.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制取。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A装置内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若将B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A装置生成的氧气,则a接________(填“b”或“c”)。
(4)为了简化装置,某同学用大小不同的两只试管 设计了C、D装置,药品放在口向上的试管中,管口向下的试管用于收集少量氢气,你认为C、D装置中哪一种装置更好___(填字母代号),原因是 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