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 42g/L。量筒常用的规格:10mL、20mL、50mL、100mL、250mL、100m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算出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
(1)小海首先设计(如图1):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 5 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 1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图2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图3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_____________mL的量筒.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 42g/L。量筒常用的规格:10mL、20mL、50mL、100mL、250mL、100m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算出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
(1)小海首先设计(如图1):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 5 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 1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图2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图3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_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
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1)看图1回答,铁元素为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亚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健康人体内,总量4~5g的铁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缺铁会患___________(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甲状腺疾病 c.贫血症 d.侏儒症
【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图2实验研究铁的冶炼

(3)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A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发现有少量气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黑色固体物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资料1】已知铁的氧化物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资料2】实验研究表明:该实验得到是四氧化三铁与铁粉的混合物。同时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体现出CO的__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实验二】兴趣小组继续用图3实验研究实验一所得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3】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6)从安全与规范的角度考虑,装置C后面应连接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7)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10g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单质铁)的质量为7.6g.请计算10g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1)看图1回答,铁元素为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亚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健康人体内,总量4~5g的铁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缺铁会患___________(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甲状腺疾病 c.贫血症 d.侏儒症
【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图2实验研究铁的冶炼

(3)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A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发现有少量气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黑色固体物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资料1】已知铁的氧化物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资料2】实验研究表明:该实验得到是四氧化三铁与铁粉的混合物。同时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体现出CO的__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实验二】兴趣小组继续用图3实验研究实验一所得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3】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6)从安全与规范的角度考虑,装置C后面应连接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7)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10g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单质铁)的质量为7.6g.请计算10g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3.
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①a点对应的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②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只列计算式)
③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__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来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说明:
)

①上述图像表示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②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③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后者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1)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①a点对应的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②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只列计算式)
③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__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来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说明: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 20℃ | 40℃ | 20℃ | 40℃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①上述图像表示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②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③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后者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6.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 |
8.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6.6 | 8.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2 | 0 | 6. 6 | 5. 4 | a |
A.表中的a值为1. 4 |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
C.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
D.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
10.
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A.铁合金中的含碳量:生铁>钢 |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铝>氧 |
C.铁在不同溶液中的锈蚀程度:河水>海水 |
D.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 |
11.
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
C.元素符号为Og |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
12.
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Cr)的化合价为()
A.+3 | B.+5 | C.+6 | D.+7 |
15.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 |
B.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
16.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 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O2―⑦⑧⑨
C. 用双氧水制O2的发生装置—① ② D. 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③④⑤

A. 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O2―⑦⑧⑨
C. 用双氧水制O2的发生装置—① ② D. 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③④⑤
17.
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
C.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数是铁合金 |
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
20.
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的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
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5 mL |
C.蒸馏水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
21.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B.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
C.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
22.
2017年常熟市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
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
2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3.填空题- (共2题)
24.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___。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不用浓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表示的反应: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______色。
(1)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___。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不用浓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表示的反应: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______色。
25.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磷原子_________; ②铵根离子________;③2个碳酸分子________;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⑤地壳中含量前二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①3个磷原子_________; ②铵根离子________;③2个碳酸分子________;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⑤地壳中含量前二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26.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的氧气用于进行铁丝燃烧,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的氧气用于进行铁丝燃烧,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
27.
物质的变化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请根据下列变化的现象或结果的差异以及题给示例,说出相应的影响因素。
现象或结果的差异 | 影响因素 |
示例:生铁容易锈蚀,而钢则不易锈蚀。 | 物质的组成 |
(1)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则生成一氧化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氧化碳能将红棕色的氧化铁还原成黑色铁粉,二氧化碳则不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在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内二氧化碳和水却能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速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