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2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油纸伞的味道•桐油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2.简答题(共3题)

2.
青铜器浑厚凝重,繁缛富丽。

(1)青铜器的主要成分铜和锡,它们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下列关于铜、锡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 都可以导电
B 均可以与氧气反应
C 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3)一种镀锡铜线表面锡的褪除及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①Sn(OH)4中锡(Sn)的化合价为_____,过程Ⅳ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②步骤Ⅲ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③写出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
A、B、C、D、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
(1)若A与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与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2)若A高温分解生成两种不同的单质,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则单质甲和物质E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3)若A与C在高温下生成单质甲和另一常见物质(该物质与物质D组成元素相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
水之问。

(1)通过如图1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元素组成,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 mL。
(2)宁德山川秀美,小林秋游带回一瓶山泉水,取样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若存在细菌,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用_____方法处理。
(4)“海波”是常见的基本药物,为无色透明晶体,熔点为48℃,沸点100℃,用图2装置对“海波”进行熔化,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 (填序号,可多选)。
A 此实验中水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
B 水能迅速加快“海波”的熔化
C 使“海波”受热更均匀。

3.综合题(共2题)

5.
在光照条件下,某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每平米叶面每小时生成一定质量的葡萄糖(C6H12O6)和1.1g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
(1)该植物光合作用每平米叶面每小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保留0.1g)
(2)建议: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减缓_____效应。
6.
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图9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
(资料查阅)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HCl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
3、盐酸可与石灰水反应:Ca(OH)2+2HCl═CaCl2+2H2O

探究一 气体的制取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和K3,打开K1,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F装置_____(填“a”或“b”)端与B装置相连。
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和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C中是紫色石蕊试剂,可观察到_____(填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小强将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小强认为是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挥发进入石灰水中。要验证是否是上述原因,设计实验方案为:_____。
探究三 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打开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体积(mL)
(反应前)
大理石质量(g)(反应前)
E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
反应时间(s)
50
5.0
37.8
100
 
(6)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CO2的体积为_____ mL。
(7)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V/△t表示(△V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 mL/s。
(8)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造成误差的原因_____(写一点)。

4.单选题(共8题)

7.
用一定量的某溶液制取气体,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质量越大
C.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速率越快
D.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同,装置内最终的压强相同
8.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SiO2C.NaOHD.H2SO4
9.
化学家根据门捷列夫的预言,发现了镓。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镓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31
B.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C.镓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层
D.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 Al C. Si D. Fe
11.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B.2HC.2H2D.2H+
12.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N2B.H2OC.COD.CO2
13.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B.煤C.石油D.太阳能
14.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5.选择题(共1题)

15.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完成题目。
      ①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
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②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做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③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3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