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2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1

1.综合题(共1题)

1.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①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民常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肉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_____(填序号)。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③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河水和海水一样都是混合物。自来水厂利用河水生产饮用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的_____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来检验。
(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C.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能 D.废弃电池可以填埋在土壤里
②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8.8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8CH3OH+xO2  一定条件 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7.2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推断题(共1题)

2.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F为黑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经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F_____。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E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1)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配制成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到0.1mL)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3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1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①3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g。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单选题(共12题)

4.
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高炉炼铁C.粮食酿酒D.石油分馏
5.
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6.
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7.
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①3Ag ②Al3+③SO3④3CO2,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属于可燃物B.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D.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9.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液态B.常温下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金属的回收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
10.
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B.玻璃C.玻璃钢D.有机玻璃
11.
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D.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
12.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后测温度B.聚乙烯薄膜和聚氯乙烯薄膜:用手摸
C.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C.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D.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14.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5.
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
C.蒸发溶液D.过滤悬浊液

5.多选题(共1题)

1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6.填空题(共1题)

17.
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合(不含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