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1﹚工业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炼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填“是”或“否”)。
﹙4﹚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___。生铁的硬度__(填“>”、“<”或“=”)纯铁。
(5)生铁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性。
(6)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7)钢铁制品容易生锈,写出一条常用的防锈措施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工业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炼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填“是”或“否”)。
﹙4﹚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___。生铁的硬度__(填“>”、“<”或“=”)纯铁。
(5)生铁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性。
(6)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7)钢铁制品容易生锈,写出一条常用的防锈措施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想用7.3%的稀盐酸来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老师指导下,甲同学取了20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下图)。

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甲同学要计算出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

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甲同学要计算出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
3.
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
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
(探究一:定性分析)
(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 甲:氧气,乙: 氢气
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可得到氢化钙,以下是反应装置图。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进入C 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则应该在B、C之间连接右图中的哪个装置: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向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实有CaH2生成。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产物定量测定)
﹙5﹚测定原理:根据金属钙、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原理,采用测量气体的体积的方法,测定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纯度。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方案: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气体体积,在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收集。
A.气泡连续均匀时 B.刚开始有气泡时

(6)规格为10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____________端(填写“M”或“N”)。实验中100mL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至45ml刻度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
乙方案: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利用图2中的一种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量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质量为46mg;③装药品,调节水准管至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的水;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水准管,至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计算生成气体体积。
(7)相同条件下,使用_____________(填“装置A”或“装置B”)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8)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9)若称取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质量为46mg,步骤③中读数为10mL,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步骤⑥中读数为56.7mL。试通过计算求出∶
①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会使氢化钙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步骤④中加入的水量不足
B.步骤⑤中没有冷却至室温
C.步骤③中平视凹液面最低处,步骤⑥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D.步骤⑥中没有调节水准管至两边液面相平,直接读数
(资料在线)
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
(探究一:定性分析)
(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 甲:氧气,乙: 氢气
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可得到氢化钙,以下是反应装置图。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进入C 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则应该在B、C之间连接右图中的哪个装置: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向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实有CaH2生成。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产物定量测定)
﹙5﹚测定原理:根据金属钙、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原理,采用测量气体的体积的方法,测定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纯度。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方案: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气体体积,在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收集。
A.气泡连续均匀时 B.刚开始有气泡时

(6)规格为10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____________端(填写“M”或“N”)。实验中100mL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至45ml刻度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
乙方案: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利用图2中的一种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量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质量为46mg;③装药品,调节水准管至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的水;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水准管,至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计算生成气体体积。
(7)相同条件下,使用_____________(填“装置A”或“装置B”)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8)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9)若称取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质量为46mg,步骤③中读数为10mL,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步骤⑥中读数为56.7mL。试通过计算求出∶
①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会使氢化钙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步骤④中加入的水量不足
B.步骤⑤中没有冷却至室温
C.步骤③中平视凹液面最低处,步骤⑥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D.步骤⑥中没有调节水准管至两边液面相平,直接读数
3.单选题- (共15题)
5.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 |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6.
2018年春节扬州市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燃放的主要成是黑火药,黑火
药爆炸的化学反应程式为2KNO3+ S + 3C点燃 X + N2 ↑+ 3CO2 ↑,据此可推测X是
药爆炸的化学反应程式为2KNO3+ S + 3C点燃 X + N2 ↑+ 3CO2 ↑,据此可推测X是
A.K2SO4 | B.K2SO3 | C.K2S | D.SO2 |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降水一定是酸雨 |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
8.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以上各原子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S |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
9.
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B.萘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C.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2 |
D.萘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9 |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溶液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
B.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的氢气与反应时间关系 |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D.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
11.
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容易被腐蚀 |
C.自然界中,银、金、铜、铁主要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
D.验证金属活动性时,用铁、铜、银三种金属和稀盐酸不能证明Fe>Cu>Ag |
12.
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
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
15.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享单车的推广可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 |
B.食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佝偻病 |
C.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D.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
16.
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 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酒精着火点比机制炭高 |
B.用炭灰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提供热量,升高温度 |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17.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 | B.甲和丁 | C.乙和丁 | D.丙和丁 |
18.
已知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Co3O4。9.30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熟A至1000℃对,剩余固体为7.50g氧化物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三种氧化物申Co3O4的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CoO
C.氧化物B的化学式为CoO
D.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是氧元素质量
A.Co的三种氧化物申Co3O4的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CoO
C.氧化物B的化学式为CoO
D.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是氧元素质量
4.多选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2题)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氢气分子_____ ;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③铜原子_________ ;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请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a.CO2 b.NaCl c.N2 d.Fe2O3
①铁锈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 ; ②干冰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 ;④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3)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变成熟石灰___________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 ; ④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氢气分子_____ ;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③铜原子_________ ;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请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a.CO2 b.NaCl c.N2 d.Fe2O3
①铁锈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 ; ②干冰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 ;④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3)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变成熟石灰___________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 ; ④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
22.
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常用__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
(3)实验室用“电解水”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自来水的生产通常采用沉淀、过滤、__________、杀菌消毒等净化措施。
(1)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常用__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
(3)实验室用“电解水”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自来水的生产通常采用沉淀、过滤、__________、杀菌消毒等净化措施。
6.实验题- (共1题)
2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又可以用于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在A一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气体;
② 然后,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6)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粉末状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7)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制取CO2装置,该装置是否具有图一装置的相同的功能__________(填“是”或“否”)。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又可以用于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在A一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3 | B.H2 | C.O2 | D.CO2 |
①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气体;
② 然后,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6)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粉末状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7)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制取CO2装置,该装置是否具有图一装置的相同的功能__________(填“是”或“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