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
2ClO2↑+ 2CO2↑ + K2C2O4+_______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工业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2,②Fe2O3+3C
2Fe+3CO↑.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
(3)在钢铁炼制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反应:①Fe2O3+3CO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
(3)在钢铁炼制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锌粒与如图1中的硫酸溶液(部分标签被腐蚀)反应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也可以与锌粒发生反应,但不会生成氢气,也不会生成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②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素)溶液褪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H2;
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SO2;
丙同学认为:气体还可能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3)H装置的作用是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G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
【实验结论】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5)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何反应过程中又产生氢气了呢?用文字简述原因_____。
(6)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生成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往往选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其优点是_____(答案合理即可)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也可以与锌粒发生反应,但不会生成氢气,也不会生成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②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素)溶液褪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H2;
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SO2;
丙同学认为:气体还可能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3)H装置的作用是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G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
【实验结论】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5)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何反应过程中又产生氢气了呢?用文字简述原因_____。
(6)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生成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往往选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其优点是_____(答案合理即可)
4.简答题- (共2题)
4.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也需要水.
(1)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泡温泉可以消除疲劳,有益身心.若要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2)如今淡水资源日益匮乏,节约用水已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
(1)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泡温泉可以消除疲劳,有益身心.若要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2)如今淡水资源日益匮乏,节约用水已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
5.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某同学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引起火灾,就此事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导致火势扩大的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匍匐前进到安全处
(4)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从物质燃烧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导致火势扩大的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匍匐前进到安全处
(4)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单选题- (共7题)
9.
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操作或所用试剂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真假黄金:观察颜色 | B.检验CO2中混有的CO:通过灼热的CuO |
C.鉴别厨房中的食盐、蔗糖:品尝 | D.除去水中混有的泥沙:过滤 |
11.
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A.Mg、Cu、FeSO4溶液 | B.Mg、Fe、Cu、稀硫酸 |
C.Fe、Cu、MgSO4溶液 | 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
6.选择题- (共2题)
7.填空题- (共3题)
16.
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
(3)标出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
(3)标出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7.
如下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为初中常见的一些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

(1)若A、B分别为碳、一氧化碳,则A转化为C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为_____.
(2)若B、C分别为水、氧气,则A是_____.
(3)若A、C分别为稀盐酸、氢气,写出A转化为B的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

(1)若A、B分别为碳、一氧化碳,则A转化为C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为_____.
(2)若B、C分别为水、氧气,则A是_____.
(3)若A、C分别为稀盐酸、氢气,写出A转化为B的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