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珠和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离子
(2)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为了延长太阳能对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在灯泡中充入_____(填序号)。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离子
(2)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3)为了延长太阳能对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在灯泡中充入_____(填序号)。
A.氢气 | B.氧气 | C.氦气 | D.水蒸气 |
2.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它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写出由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
(2)11号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写出由1号和7号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阳离子的符号_____。

(1)查阅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它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写出由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
(2)11号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写出由1号和7号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阳离子的符号_____。
3.
我国自主研究的首颗“碳卫星”即将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_____加剧。
(2)科学家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
①减排: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_____等;
②固定: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
③利用:工业上用
和
生产尿素;科学家里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
和CO的混合气体)再以“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
O),生产甲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们中学生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行为有_____。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_____加剧。
(2)科学家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
①减排: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_____等;
②固定: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
③利用:工业上用




(3)我们中学生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行为有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4.
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4中经过_____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1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生成一种酸——亚硫酸(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前后_____(“有”或“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



(1)设备4中经过_____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1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5.
在一次探究实验中,某学习小组将质量为a g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若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中共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3)该小组加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1)反应中共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3)该小组加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6.
A~I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保持不变,C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H在D中的燃烧现象为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E为黑色粉末状物质。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G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④_____。
(3)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G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④_____。
(3)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5.单选题- (共17题)
8.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反应物有4种 |
B.反应Ⅰ为化合反应 |
C.反应Ⅱ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CO、NO、N![]()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B.生石灰和氧化钙是同一种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 |
C.![]() ![]() |
D.![]() |
15.
2017年是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80周年,侵华日军曾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一种化学武器——芥子气。芥子气的化学式是C4H8Cl2S。下列关于芥子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氧化物 | B.它由碳、氢、氯、硫四个元素组成 |
C.该物质1个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8.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待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D.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20.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鉴别的物质 | 鉴别的方法 |
A | 冰和干冰 | 室温()放置,观察是否有痕迹 |
B | 水和双氧水 |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
C | 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
D | 氨气和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继续燃烧 |
A.A | B.B | C.C | D.D |
23.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C.硫在氧气中烯燃,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6.填空题- (共2题)
25.
水是生命之源,它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_____使悬浮物质絮凝沉淀。
(2)欲除云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_____使悬浮物质絮凝沉淀。
(2)欲除云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6.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中把盛有适量
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同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根据要求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A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A小组的解释为:_____。
【反思与评价】改进的具体措施为:_____。
(2)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中试管2得到的气体为_____(填化学式)。

(1)A中把盛有适量

【实验现象】反应后,A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A小组的解释为:_____。
【反思与评价】改进的具体措施为:_____。
(2)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中试管2得到的气体为_____(填化学式)。
27.
实验室利用下面的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图中_____(填标号,下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装置。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的_____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时的操作是_____。
(3)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G、H装置,装置G内是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_____;将H装置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如图Ⅰ,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①_____,②_____。由此可得知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_____。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图中_____(填标号,下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装置。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的_____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时的操作是_____。
(3)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G、H装置,装置G内是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_____;将H装置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如图Ⅰ,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①_____,②_____。由此可得知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