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卷(1)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14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5

1.综合题(共1题)

1.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2)明矾[KAl(SO4 )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m=___,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目前不少自来水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其中“”“”“●”代表不同原子,产物D为次氯酸(HClO),有杀菌作用。液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天然水中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O2的量叫做生化需氧量(BOD,单位为mg ·L-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得20℃时1L某天然水样中含有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为10. 8mg,则该水样的BOD值是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Ⅰ:取石灰石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方案Ⅱ:取石灰石粉末5g于锥形瓶中,再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盐酸溶液,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200 C、标准大气压)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装置示意图如下:

(1)请利用方案Ⅰ数据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①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
(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方案Ⅱ计算结果略大于方案Ⅰ,原因____________。
3.
如下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的溶解度约为20g时,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若想使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用此方法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2)80℃时,140g NaNO3溶于100g水形成的溶液 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20℃时,NH4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 取______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固体。
(5)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NaCl、CuSO4 的 饱和溶液各500g恒温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
最多的是____。
(6)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 蒸馏水中,冷却到30℃后,_________(“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_____________g KNO3结晶析出。

3.单选题(共21题)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作制冷剂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石墨用于制铅笔
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 O2, CO2, 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中只含有C, H元素B.表中的待测值为3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6.
小明在厨房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蔗糖B.苏打C.柠檬酸D.果汁
7.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2O—两个氧元素B.2N2—两个氮气分子
C.Ca2+—钙元素显+2价D.FeSO4硫酸铁
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都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9.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10.
氯吡脲(化学式为C12H10ClN3O)是西瓜膨大剂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碳、氢、氧、氯、氮五个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为247.5g
C.属于氧化物D.每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11.
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化合物B.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N5具有可燃性D.N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
12.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3.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3O4B.Fe2O3—FeC.H2O2—H2D.CO2—O2
15.
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实验装置和炼铁高炉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B.乙图中高炉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只是利用其燃烧提供热量
C.乙图中为了使焦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只需通入少量的热空气
D.完全反应后,甲、乙图中得到产物的区别是甲图得到的是纯净物,乙图得到的是混合物
16.
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①保护空气要禁止开采燃烧石油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日常生活经验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①可以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②硬水比软水更适合洗衣服
 
A. A    B. B    C. C    D. D
17.
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18.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升高温度均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9.
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氯化钠固体1 g B. 蒸发5 g水
C. 倒出一半溶液 D. 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20.
下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D.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21.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22.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23.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2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
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
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4.选择题(共2题)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5.填空题(共3题)

2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铝具有自我保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木炭的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8.
用化学符号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____; (2)硫酸铁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9.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实验C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30.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___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2)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是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3)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__, H中喷水的紫色纸花变_______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