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A.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 5g 二氧化锰和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g。
(2)实验结束后测得生成氧气 16g,请计算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_______
B.同学们将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得到了下列实验数据。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g。
(2)实验结束后测得生成氧气 16g,请计算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_______
B.同学们将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得到了下列实验数据。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 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A 是一种单质, B 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C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 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E 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 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0题)
10.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木炭燃烧可以烤肉 | 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
B |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 | CO 有毒 | CO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 | 二者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 |
B.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
C.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
D.向一定质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CaO |
2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发电 | B.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
C.发展新能源汽车 | D.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
4.填空题- (共8题)
23.
今年,我市对 300 余个城边村、农村进行了“煤改气”、 “煤改电”的清洁供暖改造。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煤的主要成分是_____,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粉尘、_____等大气污染物。
(2) “煤改气”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煤的主要成分是_____,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粉尘、_____等大气污染物。
(2) “煤改气”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4.
)请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 C60的分子结构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
(2)区分石墨与C60晶体的一种简单方法是_______。
(3)猜想C60的一种化学性质可能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 C60的上述用途可说明其分子结构的独特之处是_______。

(1) C60的分子结构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
A.排球 | B.篮球 | C.足球 | D.乒乓球 |
(3)猜想C60的一种化学性质可能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 C60的上述用途可说明其分子结构的独特之处是_______。
25.
“见微知著”比喻以小见大。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水由_______________构成。
(2) 图②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互相转化,请以图①为例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
(4) 工业上电解氯化钠制得钠和氯气( Cl2),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1) 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水由_______________构成。
(2) 图②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互相转化,请以图①为例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
(4) 工业上电解氯化钠制得钠和氯气( Cl2),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6.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

(1)加压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
(2)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起到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降温的原因是_____,隔绝空气所利用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3)保存时,要避免置于阳光照射处或高温下,原因是_____。
(4)下列物品失火后只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是_____。(填序号)
A 木材棉布 B 图书档案 C 汽油柴油 D 电器设备

(1)加压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
(2)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起到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降温的原因是_____,隔绝空气所利用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3)保存时,要避免置于阳光照射处或高温下,原因是_____。
(4)下列物品失火后只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是_____。(填序号)
A 木材棉布 B 图书档案 C 汽油柴油 D 电器设备
27.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如下图。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E______, M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E______, M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8.
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和氯化钠、氯化钙的溶解度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粗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方法中是_____,将粗盐和母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
(2) 经长时间日晒,氯化钙也不易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 40℃时, 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钙_________g。
(3)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里,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C.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粗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方法中是_____,将粗盐和母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
(2) 经长时间日晒,氯化钙也不易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 40℃时, 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钙_________g。
(3)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里,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C.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查阅资料: 溶质溶解包括溶质粒子扩散(吸收热量)和溶质粒子水合(放出热量)两个过程。
进行实验:分别称取一定量的NaCl、NH4NO3、NaOH,再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室温下分别按下图操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1) 请填写完成上表中的空白。
(2) 图中①的操作是______, ③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_____。
(3) 为了便于与比较,该实验方案中需注意_____。
反思与评价:
(4) 同学们对溶质溶解时两个过程热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展开了讨论。请选择上述一种溶质的溶解进行分析_____。
查阅资料: 溶质溶解包括溶质粒子扩散(吸收热量)和溶质粒子水合(放出热量)两个过程。
进行实验:分别称取一定量的NaCl、NH4NO3、NaOH,再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室温下分别按下图操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1) 请填写完成上表中的空白。
(2) 图中①的操作是______, ③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_____。
(3) 为了便于与比较,该实验方案中需注意_____。
反思与评价:
(4) 同学们对溶质溶解时两个过程热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展开了讨论。请选择上述一种溶质的溶解进行分析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