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0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

1.计算题(共1题)

1.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得到68g 氯化锌,需要锌的质量是多少?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懂得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处置火灾和进行自救至关重要。

(1)“实验 1”中,将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该实验可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 2”中,把一小粒白磷由 Y 型管的 a 处加入,再将Y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现用“实验 2”来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在Y型管的b处应放入_____。
(3)“实验 2”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
3.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2: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3:_____。
【设计实验】
现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 1
 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盛
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_____。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空气中
_____;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
假设 2
_____
_____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
呼出的气体中_____
假设 3
_____
_____
 空气中_____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
 
【实验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

3.流程题(共1题)

4.
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都离不开水。

(1)某学校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净化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炭罐”的作用是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可用硫酸铝作絮凝剂,絮凝剂的作用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
(4)如图2所示,仪器 X 的作用是_____;水流方向是从_____(填“a”或“b”)进入。

4.推断题(共1题)

5.
在 A、B、C、D、E、F 六种物质中,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通常状况下,C、D、E 是无色气体,其中 E 是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①A→B+C②D+E→C③F+D→Cu+C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
③_____。

5.单选题(共17题)

6.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7.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汽油用作燃料B.氮气用于制造氮肥
C.焦炭用于炼铁D.干冰用作制冷剂
8.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石蕊溶液来区别 CO 和 CO2
B.用燃烧的木条来区别氮气、甲烷、空气
C.通过闻气味来区别浓氨水和蒸馏水
D.通过观察来区别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9.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u2(OH)2CO32CuO+CO2↑+H2O
B.SO3+H2O═H2SO4
C.H2+CuOCu+H2O
D.FeCl3+3NaOH═Fe(OH)3↓+3NaCl
10.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5OHB.CH3OHC.C2H4D.C2H6
11.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B.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水和冰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B.H2CO3H2O+CO2
C.CO2+C2COD.2KClO33KCl+2O2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
C.16g 硫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8g 二氧化硫
D.氮、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O3B.CaCO3C.H2O2D.O2
15.
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非金属元素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16.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7.
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具有防腐作用。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氧气混合均匀,而且保持着各自的化学性质
B.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 21%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具有可燃性
19.
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20.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和二氧化碳都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 CO 中毒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1.
水是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
B.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矿的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C.家用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燃料燃烧充分
D.石油、煤和沼气都是化石燃料

6.选择题(共2题)

23.对《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往来劳碌。

24.对《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往来劳碌。

7.填空题(共5题)

25.
生石灰在生活、生产实际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原理在实际中的用途是_____(举一例)。
(2)小红同学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所示),如用其中的生石灰做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现象_____。
(3)实验室保存生石灰的方法是_____。
26.
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很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1)从组成的角度看,碳酸钠由_____组成。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A.氯气B.石墨C.硫酸铜D.锌E.C60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从分子角度来看,这是因为_____。
(4)如图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_____、_____。
27.
用化学用语表示。
(1)铝元素_____;2 个氯化氢分子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硫酸亚铁_____。
28.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请计算:
(1)CO(NH2)2中,C、O、N、H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精确到 0.1%)
(3)_________克的 CO(NH2)2中含有 14g 氮元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碳、石墨、氮气等物质中,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是_____; 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焊接金属时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

8.实验题(共3题)

30.
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 1: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实验。
请回答:
(1)“实验 1”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2)“实验2”说明了_____。
(3)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1.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装置 A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当用装置E收集满 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
(2)用装置 D 可以收集 NH3、O2、Cl2、CH4等气体中的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查装置 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_____,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2.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挤压如图所示装置中滴管的胶帽,使其中的 Ca(OH)2溶液滴入锥形瓶,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在过滤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还需要_____;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