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3题)
2.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 O2, CO2, 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中只含有C, H元素 | B.表中的待测值为32 |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D.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
3.
以下关于“1+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L酒精与1mL水充分混合后得到2mL酒精溶液 |
B.1g硫酸铜溶液与1g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
C.1g石灰石和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g |
D.1g硫和1g氧气点燃生成2g二氧化硫 |
5.
逻辑推埋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
B.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锈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
8.
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 g |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
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
B.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 |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不属于分解反应 |
10.
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11.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先“称量与溶解”,再“过滤、蒸发” |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
C.CO和Fe2O3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再通一会CO |
D.高锰酸钾制取O2,排水法收集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
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完西瓜的铁制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
B.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生铁制品耐腐蚀 |
C.武德合金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 |
D.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很难与氧气反应 |
14.
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将一小块铜片加入过量稀硫酸,在不断通入O2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 |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2 |
C.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D.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
15.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7.
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I>NaHCO3
②在2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③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I>NaCI>NaNCO3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0℃以下

①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I>NaHCO3
②在2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③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I>NaCI>NaNCO3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0℃以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1.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 | B.甲和丁 | C.乙和丁 | D.丙和丁 |
2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
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
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
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
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
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填空题- (共2题)
24.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_______,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_______。
(2)加热碳酸氢钱粉末: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4)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质__________。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_______,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_______。
(2)加热碳酸氢钱粉末: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4)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质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