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26题)
5.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 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 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6.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 B.氧化物: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 |
C.碱:纯碱,石灰水,苛性钠 |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10.
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
B.青蒿素属于化合物 |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
13.
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 | ![]() 石墨连接在电路中 |
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 | 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 | D.灯光亮了 |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5.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
B |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C |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 分子间隔变大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汞属于金属材料 |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
D.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
18.
扬州为了迎接城庆2500周年,仅用9个月时间建造好“扬州科技馆”,其大面积运用钢架,下面关于其常见合金生铁和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不能直接用于制作剪刀 | 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 |
C.生铁和钢的熔点都比纯铁低 | D.生铁和钢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可全部溶解 |
20.
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图①是向氯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的变化 |
B.图②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 |
C.图③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
D.图④是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
22.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
B.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 |
24.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H2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B | KNO3(NaCl) | 提纯 | 加90℃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
C | H2(HCl) | 除杂 | 通过装有碳酸钙悬浊液的洗气瓶,收集 |
D | MnO2、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
A.A | B.B | C.C | D.D |
27.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B.化学与环境 |
N2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O2支持燃烧﹣可做火箭燃料 | 燃料完全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 过量排放CO2﹣形成温室效应 |
C.日常生活经验 | D.元素与人体健康 |
鉴别硬水、软水﹣用肥皂水 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立即用水灭 | 缺碘﹣易引起贫血 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
A. A B. B C. C D. D
3.填空题- (共3题)
28.
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Fe2(SO4)3+ Fe=3FeSO4
(1)步骤1中,操作甲是_________。
(2)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简要的文字概括)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已知:Fe2(SO4)3+ Fe=3FeSO4
(1)步骤1中,操作甲是_________。
(2)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简要的文字概括)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9.
下图片所示为生活中的常见的食用盐:

(1)食用盐属于: 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中的“碘”和“钠”是指 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食用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_____构成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4)低钠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病患者长期食用。标出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1)食用盐属于: 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中的“碘”和“钠”是指 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食用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_____构成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4)低钠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病患者长期食用。标出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0.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③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④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
(2)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生活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应用_________来鉴别。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③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④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
(2)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生活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应用_________来鉴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