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18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927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9

1.计算题(共1题)

1.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克.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
(5)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2.简答题(共1题)

2.
2018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其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二甲基亚硝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g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1)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1)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2)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物质类别及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例;猜想一: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推断题(共1题)

4.
一包固体含有锌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⑵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证据是_________。
⑶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⑷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到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5.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
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6.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7.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8.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X是 ( )
A.化合物B.金属氧化物
C.混合物D.单质
9.
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6:1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二甲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3%
10.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11.
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B.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1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
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
C.洗洁精用于洗涤餐具,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14.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B.食用霉变的花生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餐盒D.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15.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
B
O2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D
H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B.BC.CD.D

6.选择题(共1题)

17.

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      )       

7.填空题(共6题)

18.
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9.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 (2)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主要氧化物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____ ; (4)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
(5) 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6)+6价的硫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游离氯≥0.3mg·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化学指标中的pH =8时,表明自来水呈______(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
(2)自来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往该自来水添加______振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即可判断是否是硬水。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4)长期饮用蒸馏水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
22.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4)下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3.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________ 。
(2)下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填字母)。根据图A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A.铁锅    B. 羊毛地毯  C. 腈纶服装
(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
A.食欲不振    B.骨质疏松    C.夜盲症    D.贫血病
(4)煤、__________ 和 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8.实验题(共1题)

24.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 时才开始收集。
(4) 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