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906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0

1.简答题(共2题)

1.
生活处处有化学。
(1)学校组织秋游,小明同学带了面包、苹果、牛奶、火腿肠等作午餐。他所带的食物 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就餐时,他同学拿出一个双层便当盒,往下层盒里加入适量水后,一会儿盒里的食物就热了,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层盒里的物质可能是 ___。
A. 氯化钠  B. 硫酸铵  C. 氧化钙
(2)能源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大量开发化石燃 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____,它们属于 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石油属于 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二 F 长征火箭使用 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液体燃料。已知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4O2点燃N2+2X+4H2O,则 X的分子式为 ___,为了给宇航员提供氧气,飞船上有专门的供氧装置。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其供氧原理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和Na2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 ___。
A. 铁做炊具  B. 铜做导线  C. 铝制成铝箔
(2)在铁的表面喷漆或涂油可有效防止铁生锈,原因是 ________;在喷漆或 涂油前通常要进行基面清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除去铁锈,请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
(3)将一块锌铁合金放入一定质量的 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 液,烘干滤渣进行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和所加锌铁合金的质量恰好相等,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若往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存有的物质是 ________。某同学为探究 Al、Cu 和 Ag 三种 金 属 的 活 动 顺 序 , 请 你 为 该 同 学 提 供 三 种 药 品 , 你 提 供 的 三 种 药 品 是____合理即可)。

2.推断题(共1题)

3.
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A、B、C 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C 是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由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属于 ____选填“酸”、“碱”或“盐”)。
(2)请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100 g 某盐酸溶液恰好与 10.6 g 碳酸钠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___g;
(2)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 稀 H2SO4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由于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故无法判断 酸碱是否恰好中和,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以确定此次实验是 否酸碱恰好中和。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同学们做出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2SO4    猜想二:有 Na2SO4和 NaOH 猜想三:有 ____  猜想四:有 Na2SO4、H2SO4和 NaOH
有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理由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通过分析,同学们认为只需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便能确定溶液中 溶质的成分,理由是 ___。

5.单选题(共19题)

6.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B.汽油挥发C.食物腐败D.酒精燃烧
7.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反应可能为C2H4+3O2点燃2CO2+2H2O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 2g 氢气与 8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水
② 用上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水中白磷与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的原理相同
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足量是为了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④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9.
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
D.碘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MgI2
10.
N2O 俗称“笑气”,具有麻醉作用。在 N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 2C.+ 1D.+ 2
11.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 功能的作用。赖氨酸的分子式为 C6H14N2O2,下列有关赖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赖氨酸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 3∶7∶1∶1
B.赖氨酸为有机物
C.赖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6
D.赖氨酸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4∶1
B.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78%
D.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通常用来冶炼金属
13.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4.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被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NH4Cl 与 Ca(H2PO42
观察外观
B
纯金属与其合金
相互刻划
C
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
加热
D
Na2CO3溶液与 NaOH 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A.AB.BC.CD.D
15.
下列物质加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氯化钠B.粉笔灰C.食用油D.面粉
16.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B.20℃时,将 30g 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 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C.分别将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将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17.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 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滤渣的成分为 BaSO4、CaCO3、Mg(OH)2
B.滤液中一定含有 BaCl2和 NaOH
C.由实验现象可确定样品的成分
D.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CO2+H2O==BaCO3↓+2HCl
18.
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值如下,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牛奶
泡菜
肥皂
柠檬汁
物质 pH
6.3 ~ 6.6
3.4 ~ 4.0
9.5 ~ 10.5
2.0 ~ 3.0
 
A.牛奶B.泡菜C.肥皂D.柠檬汁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氢氧化钠B.加热液体
C. 测溶液的 pH 值D. 过滤
20.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O(NH22B.KNO3C.Ca(H2PO42D.KCl
21.
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洗净后放心食用
B.用聚氯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
C.用工业染料给馒头染色
D.用“铁”强化酱油给食物调味
22.
下列有关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缺铁容易引起坏血病
C.老年缺钙易患佝偻病D.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夜盲症
23.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手帕B.橡胶轮胎C.金属表链D.玻璃水杯
24.
下列关于燃烧及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着火,可用水浇灭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进行灭火
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因为锅盖使油与空气隔绝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

6.填空题(共2题)

25.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是 ___。
A.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 漫水灌溉农作物
C. 使用节水龙头
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通常要用到絮凝剂,______填物质名称)是最常 用的絮凝剂,其作用是 ________;日常生活中可用 __________来 检验软水和硬水,当水中溶解钙镁化合物较多时,水的硬度就会变大,生活中通 常用 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 _____为氢气,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___;
② 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____;
③ 三个镁离子 ___;
④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___。
(2)写出符号“ 2SO42-”中数字的含义:
① 右下角的“ 4”表示 ___;
② 右上角的“ 2”表示 ___。

7.实验题(共1题)

27.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
(2)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填序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在加热过程中 试管口倾斜向下的目的是 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 ____填序号)装置进行收集。
(3)B、C 装置都可用来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但有同学认为选择 C 装置比选择 B 装 置更好,原因是 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