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微观示意图可以形象的表示物质发生的微观变化
(1)请在下图第一、三方框中把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2H2S+3O2
2SO2+2H2O)的微观示意图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填符号)
(1)请在下图第一、三方框中把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2H2S+3O2


(2)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填符号)
2.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小孩血铅超标中的“铅”指的是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有人认为图一中小孩的疑虑是没有必要的,你的解释是______。
(2)观察图二火灾场景,提出一条合理的逃生建议______。
(3)图三净水器宣称“净化的水不会再产生水垢”,该广告是否科学并做简要分析______。

(1)小孩血铅超标中的“铅”指的是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有人认为图一中小孩的疑虑是没有必要的,你的解释是______。
(2)观察图二火灾场景,提出一条合理的逃生建议______。
(3)图三净水器宣称“净化的水不会再产生水垢”,该广告是否科学并做简要分析______。
3.
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煤的燃烧不会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增强 C.臭氧层破坏
(2)将如下三种物质(A.食盐 B.花生油 C.泥沙)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煤炉越扇越旺,说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煤的燃烧不会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增强 C.臭氧层破坏
A.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
(3)煤炉越扇越旺,说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4.
实验室中有一桶含Fe2(SO4)3、FeSO4、CuSO4和H2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铜并制取“还原铁粉” ,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Fe2(SO4)3 + Fe=3FeSO4 ,FeCO3
FeO+CO2↑

(1)金属X为_______,步骤I加入过量的金属X后发生了________个化学反应。
(2)金属A中的成分有______,步骤III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此流程中一定需要用到过滤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Ⅰ~Ⅲ)。
(4)FeCO3沉淀隔绝空气进行“焙烧”后,加入焦炭才能制得铁粉,写出加入焦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阅资料:Fe2(SO4)3 + Fe=3FeSO4 ,FeCO3


(1)金属X为_______,步骤I加入过量的金属X后发生了________个化学反应。
(2)金属A中的成分有______,步骤III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此流程中一定需要用到过滤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Ⅰ~Ⅲ)。
(4)FeCO3沉淀隔绝空气进行“焙烧”后,加入焦炭才能制得铁粉,写出加入焦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题- (共2题)
5.
下列标签为哈药集团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碳酸钙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3)若要补钙1g,则要服用钙片________片。
(4)每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碳酸钙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3)若要补钙1g,则要服用钙片________片。
(4)每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
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铜锌合金的总质量为140g,再把120g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进行称量,实验数据如下: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 g.
(2)利用第一次实验的数据,计算3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实验最终结束后,同学们求出了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所加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请写出A点(X=______ ,Y=______)的坐标。
所加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 169.7 | 199.4 | 229.2 | 259.2 |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 g.
(2)利用第一次实验的数据,计算3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实验最终结束后,同学们求出了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所加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请写出A点(X=______ ,Y=______)的坐标。

4.综合题- (共1题)
7.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为探究铁生锈的实验,B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铁生锈需要接触水的对比实验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通过图二实验,可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两朵棉花都未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若实验结束后发现氧气含量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一为探究铁生锈的实验,B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铁生锈需要接触水的对比实验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通过图二实验,可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两朵棉花都未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若实验结束后发现氧气含量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8.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C是常见的金属,D有助燃性,A、B、E、F都是氧化物,G是含钙的化合物,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物质E、G的化学式: _______ ________.
(2)写出C、D发生剧烈氧化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质F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物质E、G的化学式: _______ ________.
(2)写出C、D发生剧烈氧化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质F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
6.科学探究题- (共1题)
9.
某同学进行下图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混合,再次充分反应后过滤,结果得到滤渣A和无色滤液B。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________________。
(2)无色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提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一:银、铜 猜想二:银、铜、铁 猜想三:银、铜、铁、______.
【分析思考】猜想一______(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区两份滤渣A样品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做出判断】①如果现象b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_____成立;
②如果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_____成立;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________________。
(2)无色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提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一:银、铜 猜想二:银、铜、铁 猜想三:银、铜、铁、______.
【分析思考】猜想一______(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区两份滤渣A样品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样品 | 加入试剂 | 实验现象 |
第一份样品 | 足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___________ |
第二份样品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现象b |
【做出判断】①如果现象b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_____成立;
②如果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_____成立;
7.单选题- (共13题)
10.
推理分析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降温能使KNO3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所以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一定能变为饱和溶液 |
B.含氢的物质燃烧能生成H2O,所以燃烧能生成H2O的物质一定含氢元素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全都显负价 |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热量变化--有热量释放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
16.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玻璃刀----硬度大 | B.稀有气体---电光源----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C.铜----铜质火锅----优良的导电性 | D.干冰----人工降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
18.
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u( NO3)2溶液( AgNO3) 加适量Mg、过滤
C. 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CaCO3(CaO)高温煅烧
A.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u( NO3)2溶液( AgNO3) 加适量Mg、过滤
C. 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CaCO3(CaO)高温煅烧
19.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以下生活案例,不合理的是( )
A.在室内烧炭取暖时,放置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C.将木材架空进行燃烧,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D.进入人群密集的地方或地窖内都要注意通风换气 |
21.
下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 |
B. t1℃时,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小于20% |
C.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MgCl2>MgSO4>KCl |
D.在0~t1℃范围内,MgSO4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KCl,应通过蒸发结晶来提纯MgSO4 |
8.填空题- (共1题)
23.
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符号: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___________ (4)海洋中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___________ (4)海洋中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2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 , 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最好选用DG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下图J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从长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长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该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若从B~H中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上图I装置的Y型试管内装有制取CO2的药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来制得CO2,该装置______(填“有”或“没有”)J装置的操作优点。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 , 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最好选用DG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下图J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从长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长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该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若从B~H中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上图I装置的Y型试管内装有制取CO2的药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来制得CO2,该装置______(填“有”或“没有”)J装置的操作优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