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小苏打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做了如下测定: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104.4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m的值为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 .
(1)m的值为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单选题- (共17题)
9.
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a和c无明显现象;把a和c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a表面有银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 | B.b>a>c | C.a>c>b | D.b>c>a |
13.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
14.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Cl+CuO═CuCl2+H2O |
B.2NaOH+CO2═Na2CO3+H2O |
C.2HCl+Cu(OH)2═CuCl2+2H2O |
D.CaO+H2O═Ca(OH)2 |
16.
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BaCl2、H2SO4 |
B.Na2CO3、Ca(NO3)2、HCl |
C.Na2SO4、KNO3、HCl |
D.FeCl3、NaOH、 KMnO4 |
18.
对于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碳在氧气中燃烧,有红色的火焰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7题)
2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
22.
在牙膏中,常用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做填充剂.此碳酸钙粉末的制备过程:(1)煅烧石灰石;(2)制Ca(OH)2;(3)向Ca(OH)2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过程: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过程: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24.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氧元素 ______(2)硫酸根离子 _____
(3)2个氢原子 _____(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
(5)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6)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
(1)氧元素 ______(2)硫酸根离子 _____
(3)2个氢原子 _____(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
(5)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6)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
25.
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Cu(选填“>”、“=”或“<”)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请你指出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
(1)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Cu(选填“>”、“=”或“<”)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请你指出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
26.
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3个操作.

(1)写出操作的名称:A__________;
(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它应靠在__(填“l”或“3”)层滤纸的一边;
(3)操作C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

(1)写出操作的名称:A__________;
(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它应靠在__(填“l”或“3”)层滤纸的一边;
(3)操作C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
27.
下面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质的pH

请你参照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橘子汁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向肥皂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则变_____色;
(3)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喝的食物是_____.

请你参照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橘子汁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向肥皂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则变_____色;
(3)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喝的食物是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