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_, 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______。
(2)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_, 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______。
(2)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b为________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4)若用PH试纸测定操作①所得无色溶液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b为________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4)若用PH试纸测定操作①所得无色溶液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3.
下列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点燃蜡烛的方法制取炭黑 |
B.用水把小苏打和面粉混合后发酵做馒头 |
C.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净水 |
D.用柠檬酸、小苏打、白糖、凉开水自制汽水 |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
B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C |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
D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A.A | B.B | C.C | D.D |
5.
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
B.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
D.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6.
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 g,生成8.8 g CO2和5.4g H2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二甲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B.二甲醚属于有机化合物 |
C.二甲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 | D.4.6 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 9.6 g |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C.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8.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a比b多 |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
10.
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
B.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
C.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和碳酸氢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
D.适量补硒有利健康,硒元素对人体有防癌,抗癌作用,但摄入过量,会中毒 |
11.
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 B.收集证据 | C.得出结论 | D.设计实验 |
4.填空题- (共3题)
12.
现有四种物质 ① NaOH ② H2SO4 ③ MgCl2、 ④ SO3,
(1)其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其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3.
学习化学,要求能用化学用语表达,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钙离子 ___________(2)3个乙醇分子__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1)两个钙离子 ___________(2)3个乙醇分子__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14.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
(1)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性。
(2)铁粉是常见的食品保鲜剂,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可乐瓶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气体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生成有剧毒的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述微观示意图中缺少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名称)。
(6)经研究发现氨气(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氨气燃烧生成水和另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近年来利川市各乡镇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宏观上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微观上它由____________构成。
(1)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性。
(2)铁粉是常见的食品保鲜剂,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可乐瓶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气体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生成有剧毒的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述微观示意图中缺少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名称)。
(6)经研究发现氨气(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氨气燃烧生成水和另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近年来利川市各乡镇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宏观上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微观上它由____________构成。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