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8届九年级(初四)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7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0

1.推断题(共1题)

1.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绿色固体是________ ;
(2)C物质在反应③中的作用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我国的瓷器举世闻名,普通陶瓷中含有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_,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并请标出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普通玻璃中含有钠元素,含该元素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常温下其溶液的pH_____7(填:“>”、“=”、“<”),若向其溶液中加水,则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陶瓷和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它们同属于__________材料(填字母)。
A.金属B.无机非金属C.合成D.复合
3.
现提供Na、 C、O、H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2)常用作洗涤用品的盐__________
(3)可作气体燃料的氧化物____________(4)烹调使用的酸味剂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中,滴入40%的NaOH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此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完成分组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组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
(1)欢欢同学先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遍地边震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请你指出欢欢同学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2)迎迎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倾倒了一些稀盐酸之后,她想起还没有加指示剂,于是又补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呈现无色,于是他认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你仍为迎迎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
(3)妮妮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震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但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妮妮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他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反思与评价】
(1)请你帮迎迎想一想,要想证明她得出的“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思考一下,为了保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答题(共1题)

6.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②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⑴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⑵该混合物至少由______种物质组成,该混合物的所有可能组合有______种(填数字)。

6.单选题(共12题)

7.
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生石灰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质量增加。
B.浓盐酸敞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C.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硫酸铜晶体受热,颜色改变,质量减少
8.
我同桌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记录,我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CO2暂未列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B.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C.甲烷、葡萄糖、碳酸钙都是有机物;
D.物质的颜色、硬度、溶解性等均属于物理性质。
9.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能没有化合物生成的是 ( )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
只含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取该混合物16g充分煅烧后CaCO3CaO+CO2↑,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则生成
Ca(OH)2的质量为
A.3.7gB.7.4gC.14.8gD.22.2g
11.
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中错误的是 ( )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2.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B.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3.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铜丝等材料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B.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C.用烧碱溶液浸泡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D.用自制净水器把浑浊的河水变成纯净水
14.
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的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向左边加入m克锌,右边加入m克铁,充分反应后,若天平仍然平衡,则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
A.ZnB.FeC.H2SO4D.Zn和Fe
15.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6.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7.
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2HCl  + FeO =  FeCl2 + H2O
B.用适量的纯碱溶液除去烧碱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钙: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C.用氢氧化钠中和过多胃酸: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  +  O2  2CO2
18.
生产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保鲜
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B
酒精灯失火应立刻用灭火器扑灭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C
铁皮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用铁矿石炼铁时尾气要净化处理
D
气体被压缩后可以存入钢瓶
量体温时温度计中汞原子受热变大
 
A.AB.BC.CD.D

7.选择题(共2题)

19.

长春一家“红火米线”,承载着店主一家三口的梦想——让脑瘫女儿能自己走路。为了攒医药费,爸爸妈妈一天至少要卖上150碗。得知情况后,有客人特意赶到店里吃碗米线献爱心。长春市民们的行为是        的表现。 

20.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成等比数列,且,则                                        (  )                                   

8.多选题(共1题)

21.
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肯定正确的是 ( )
A.析出的少量金属中可能有CuB.析出的少量金属中一定有Ag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D.滤液中可能含AgNO3

9.填空题(共2题)

22.
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甲组实验:
①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 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 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实验:
(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_____。
② 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3.
下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2℃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
(2) 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
(3)当 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4)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10.实验题(共1题)

24.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