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 Mg b Fe c C d 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

(1)A不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 Mg b Fe c C d 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出异味,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液氯灭菌,它会与水发生如下发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2HClO=2HCl+O2↑。该兴趣小组的小君同学用久置后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请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字号)。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出异味,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液氯灭菌,它会与水发生如下发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2HClO=2HCl+O2↑。该兴趣小组的小君同学用久置后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请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字号)。
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
4.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II 硫酸钠和硫酸;猜想III______。
(设计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II 硫酸钠和硫酸;猜想III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猜想_____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____________ | 猜想II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单选题- (共15题)
7.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0.5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3 | X | 24 | 3 |
A.x的值等于0.5 | B.甲一定是化合物 |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11.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 DEPA 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 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 |
C.由 4 种元素组成 | D.由 31 个原子构成 |
16.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 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A.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 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17.
“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19.
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Ba2+、HCO3﹣、SO42﹣ | B.NH4+、Cu2+、Cl﹣ |
C.K+、OH﹣、CO32﹣ | D.Ag+、Na+、NO3﹣ |
4.填空题- (共2题)
21.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