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655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8

1.简答题(共3题)

1.
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___元素(用元素符号填空)的含量。
2.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请完成下列空白。
物质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3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_____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物质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5)写出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在实验开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实验之前,通入一段时间的CO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4.
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A—E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
(2)写出①—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2题)

5.
某钢铁厂每天需要消耗2500t含Fe2O3 7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0%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6.
某同学取铜、锌、银三种金属的合金,质量为1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1)求合金中锌的质量?
(2)如果取的合金是镁、铁、铜20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0.6克。过滤反应后的液体,得到滤渣10.4克。求此合金中镁、铁的质量?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
调查内容
掉漆的自行车
露天堆放的钢筋
洗净并擦干的菜刀
镀铬的铁质水龙头
铁制品锈蚀情况
长时间风吹雨淋掉漆的地方出现锈迹
时间长了钢筋表面出现锈层
菜刀放置较长时间也不生锈
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
 
由调查结果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她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D.发展科技,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3)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5.单选题(共20题)

8.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C.水电解生成氧气D.玉米酿酒
9.
可由金属单质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CuCl2B.FeCl3C.AlCl3D.AgCl
10.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4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B.20C.28D.30
11.
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B.海水C.碘酒D.四氧化三铁
12.
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B.C.D.
13.
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B.+2C.+3D.+4
14.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和C都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16.
检验集气瓶中的CO2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
C.在瓶口闻其气味D.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里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可以使金属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B.蜡烛燃烧时,焰心的温度最高
C.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8.
有同学探究物质成分,5.6g铁、铝和金属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镁B.银C.铝D.碳
19.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产生H2的速率N>M
D.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不含有碳元素B.金属单质在常温都以固体形式存在
C.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D.黄铜只含有铜元素
21.
有A、B、C三种金属,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A > B > C    B.  B > C > A    C. B > A > C    D. C > B > A
22.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铜溶液B.硫酸锌溶液C.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
23.
向AgNO3、NaNO3、Cu(NO3)2、Fe(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是(    )
A.Ag、Cu、FeB.Ag、Cu、ZnC.Cu、Fe、ZnD.Ag、Cu、Na
2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只要是无声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B.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D.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5.
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
C.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D.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26.
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下列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煤炉会增大空气的进入量B.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C.扇蜡烛会隔绝空气D.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2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6.填空题(共2题)

28.
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用化学用语(即化学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1)物质①中的阳离子_______;
(2)物质②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物质③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物质④所含元素的符号_______;
(5)标出物质⑤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
(6)写出物质②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9.
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2)2个铁离子:____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4)水银:___________;
(5)铝土矿主要成分__________;(6)氖气: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30.
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A、G、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在图甲的仪器和装置中选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方法为排水法,应选用的仪器装置编号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收集气体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
(3)若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