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营养,而且某些方面更优于牛奶。
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约20%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产生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酸度可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营养。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酸奶喝得过多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的加工工艺不同。低温酸奶仅在生牛乳状态时经过一道灭菌处理,乳酸菌可以存活其中,但保存条件苛刻,需低温存储,且保质期较短。而常温酸奶需要进行“巴氏灭菌热处理”,该处理方式会杀灭一切细菌,所以可以常温保存较长时间。
酸奶营养美味,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配料表,根据需求去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牛奶制作酸奶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酸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3)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和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由图中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B.酸奶适宜在饭前饮用
C.常温酸奶中含有丰富乳酸菌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营养,而且某些方面更优于牛奶。
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约20%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产生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酸度可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营养。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酸奶喝得过多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的加工工艺不同。低温酸奶仅在生牛乳状态时经过一道灭菌处理,乳酸菌可以存活其中,但保存条件苛刻,需低温存储,且保质期较短。而常温酸奶需要进行“巴氏灭菌热处理”,该处理方式会杀灭一切细菌,所以可以常温保存较长时间。
酸奶营养美味,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配料表,根据需求去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牛奶制作酸奶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酸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3)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和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由图中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B.酸奶适宜在饭前饮用
C.常温酸奶中含有丰富乳酸菌
A.酸奶更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
2.流程题- (共1题)
2.
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下图为硫酸工业的主要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FeS2 + _________= 2Fe2O3 + 8SO2
(2)在接触室发生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
(3)吸收塔中常用98.3%的硫酸吸收SO3,主要反应为SO3 + H2O
H2SO4,则所得产品中硫酸的浓度____________98.3%(填“>”、“<”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FeS2 + _________= 2Fe2O3 + 8SO2
(2)在接触室发生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
(3)吸收塔中常用98.3%的硫酸吸收SO3,主要反应为SO3 + H2O

3.计算题- (共1题)
3.
生活中可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柠檬酸是一种酸,它的化学式为C6H8O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给分。


A | B |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 (2)柠檬酸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 (1)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___色。 |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暖贴发热是利用了铁粉生锈放出热量的原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生锈速率的因素。
I.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由实验B和C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画出实验C的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
(2)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II.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
(猜想假设)
(1)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2)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解释与结论)
(3)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5)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I.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由实验B和C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画出实验C的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
(2)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II.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
(猜想假设)
(1)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2)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活性炭/g | 食盐/g | 温度上升值/℃ |
1 | 0 | 0 | 0.1 |
2 | 0.2 | 0 | 22.0 |
3 | x | 0.1 | 3.1 |
4 | 0.2 | 0.1 | 56.3 |
(解释与结论)
(3)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5)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5.简答题- (共3题)
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
用
表示水分子,下图(左)为液态水的微观图示,图(右)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水变成水蒸气后,下面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
用



水变成水蒸气后,下面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6.
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①②③为火柴头,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③表面覆盖细沙。

(1)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②比①先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1)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②比①先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1题)
10.
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D.物质丙由原子构成 |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气体(CO) | 过量的氧气 | 点燃 |
B | NaCl(Na2CO3) | 适量的石灰水 | 过滤 |
C | FeSO4溶液(CuSO4) | 足量的锌 | 过滤 |
D | O2(H2O) | 浓硫酸 | 洗气 |
A.A | B.B | C.C | D.D |
16.
已知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35g |
C.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
D.30℃时,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7.填空题- (共2题)
19.
某学校中午的营养餐如表所示

(1)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
(2)炒菜时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____________。
A.佝偻病 B.贫血 C.发育不良
(3)用铁锅炒菜有利人体健康,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来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现有含160t Fe2O3的赤铁矿,理论上可得到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t。

(1)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
(2)炒菜时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____________。
A.佝偻病 B.贫血 C.发育不良
(3)用铁锅炒菜有利人体健康,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来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现有含160t Fe2O3的赤铁矿,理论上可得到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t。
8.实验题- (共2题)
2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关于实验A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粉末喷出
B.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氧气
C.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关于实验A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粉末喷出
B.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氧气
C.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