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2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8

1.计算题(共1题)

1.
迦逊同学周末和家人去武隆芙蓉洞旅游,带回来一些石灰石样品,进行自己需要的实验。他称取22g石灰石样品,将2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如表是他实验数据的记录:
加入稀盐酸/g
50
50
50
50
烧杯内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10
m
2
 
请根据迦逊同学的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数据m的值为_____;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根据如图1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歌同学欲选择上述合适的仪器,组装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写名称),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
(3)小邹同学欲用含少量CO2杂质的CO气体,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同时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所需装置如图2所示:(友情提示:图中液体均为足量)
①你认为小邹同学组装的顺序为_____(填字母代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
②装置A中的现象为_____。
③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金属制品充满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大到著名的建筑埃菲尔铁塔、鸟巢等,小到工厂机械、餐具、刀具等。因此,掌握金属的一些相关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请根据你所学金属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题目:
(1)埃菲尔铁塔、鸟巢等金属制品天长日久可能会产生铁锈,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是_____(写一种即可);除去铁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用适量稀硫酸浸泡,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小乐同学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产生气泡时一定发生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小乐得到的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
小周和小巧两位同学在帮老师整理化学药品时,看见一瓶氢氧化钠溶液,且发现在瓶塞周围已经有少量白色粉末,他们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经老师同意,他们打算探究该溶液是否变质。由此,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猜想二:全部变质猜想三:部分变质
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为了证明其猜想,他们进行如下实验:
小周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他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小巧认为小周的结论不正确,因为_____。
小巧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她的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1)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
已经变质
(2)另取少量样品加入稍过量的硝酸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在(2)的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_____正确
 

4.流程题(共1题)

5.
小创同学去缙云山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液面没有低于滤纸边缘B.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玻璃棒轻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E.为防止液体飞溅,用玻璃棒边引流边搅拌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雨奇同学提出:得到的滤液可能是硬水。要证明雨奇同学的假设,可以用_____(填试剂名称)加以验证。
(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5.综合题(共1题)

6.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等质量的A、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B    ③无法确定
(2)t1℃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解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_____。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除去B中少量A的最佳方法是_____。

6.推断题(共1题)

7.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硝酸钡、硫酸钠、氯化铜、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②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③向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样品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2)在实验②中加稀盐酸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在实验③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7.单选题(共15题)

8.
下列叙述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中毒B.植物生长C.冰川融化D.炼钢炼铁
9.
下列语言均选自教材,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
C.钢是铁的合金,是很纯的铁
D.把秸秆、杂草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产生甲烷
10.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B.一氧化碳燃烧后分子个数一定改变
C.mg硫和m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2mg二氧化硫
D.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11.
现有NH4Cl、NO2、N2O三种物质,氮元素没有涉及到的化合价是(  )
A.﹣3B.+1C.+4D.+5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红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1:2
C.硝酸铵溶解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D.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3.
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点表示饱和溶液,b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B.将a、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仅a中有晶体析出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然后再将溶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过量M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盐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碱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可能都是难溶物
D.酸碱盐一定都能导电
15.
下列物质不属于危险品和违禁品,允许旅客带上轨道交通的是(  )
A.浓硫酸B.纯碱C.冰毒D.摇头丸
1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会污染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
D.用大量氯化钠消除道路积雪
17.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
B.溶液中加入,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溶液中加入,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溶液中加入,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8.
李大爷在樱桃采摘后发现树叶发黄。你建议李大爷应该施用的氮肥是(  )
A.KNO3B.CO(NH22C.K2SO4D.Ca2(PO42
1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笔芯是用石壘粉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B.公交车上“CNG”标志是代表其燃料为压缩天然气
C.将滴管伸入溶液中滴加液体,防液体飞溅
D.油锅着火可以倒入较多的蔬菜或盖上锅盖灭火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爱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高效高毒的农药杀菌防虫
B.硫酸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减缓“温室效应”
D.推广使用无氟冰箱防止“臭氧空洞”
21.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现代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追求的是(  )
A.霉变的花生禁止食用B.在食品中加入大量防腐剂
C.用甲醛溶液浸泡毛肚D.大量摄入铁元素预防贫血
2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家庭中常用亚硝酸钠作调味盐
C.煤和酒精都是可再生能源
D.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除去氯化钠中的难溶性杂质

8.填空题(共2题)

23.
归纳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初三化学复习已经进行一段时间,现在俊豪同学在复习物质构成后进行了归纳总结,现摘取其笔记中一个内容: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①原子和离子②离子和离子③离子和分子④分子和分子⑤分子和原子
你认为俊豪同学的归纳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24.
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2)2个氢离子_____。
(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