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专题二空气和水单元检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15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题文)实验与探究:追踪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足迹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__.
(4)另外有一种实验室产生少量氧气的简易方法: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做反应物,反应条件是常温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根据该反应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跟制取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该反应的优点是______.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中碳、氧循环是指________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根据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示意图,试分别写出一个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
③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6题)

2.
几组同学分别取少量液体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有水汽产生B.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活性炭–振荡后变浑浊D.滴加植物油–静置后分层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O
D.用KClO3制取O2时,加入MnO2可以增加生成O2的质量
4.
化学课上,每个学习小组各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从组成上看,这些液体不可能属于( )
A.混合物B.纯净物C.含有Cu2+的盐溶液D.氧化物
5.
下面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0℃时不再运动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在4℃时密度最小D.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6.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压减小会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
7.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A.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8.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结束后立即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9.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B.航天工业上用氧气作反应原料,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0.
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MnO2后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MnO2的化学性质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C.产生的气体高温时能与磷、硫等发生氧化反应
D.如果用如图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
11.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难溶于水B.氧气能支持燃烧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被压缩为液体时显淡蓝色
1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13.
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转化关系图
A
O2
CO2
CO
 

B
H2O2
H2O
O2
C
CuO
CuCl2
Cu
D
NaCl
NaNO3
NaOH
 
A.AB.BC.CD.D
14.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都是化学变化B.自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15.
依据如图所示,小兰自制净水器进行实验,从上口倒入带有红色的水之后,最初下口出现的是黑水,一段时间后,下口出现的是红水,于是小兰改进了自己的净水器.关于小兰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墨水说明刚好做好的净水器需要被洗涤
B.出现红水说明活性炭没有起吸附作用
C.小兰应减少净水器中的活性炭
D.小兰应在净水器中加入更多的石英沙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D.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17.
化学课上,每个学习小组各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此液体进行探究,并完成下题.某小组同学打开瓶盖后没有闻到特殊气味.可推测该液体不可能是( )
A.食盐水B.纯净水C.澄清石灰水D.白醋

3.选择题(共2题)

18.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n 1990, when I{#blank#}1{#/blank#}(be) nine years old, I wanted very much to find{#blank#}2{#/blank#}pen friend. I found Ashley's address in a magazine, and decided{#blank#}3{#/blank#}(write) to her.

    I sent off my letter with a little hope. Very quickly, I received her letter.{#blank#}4{#/blank#}my surprise, Ashley was only one month {#blank#}5{#/blank#} (old) than me. I learned some new expressions from her. I {#blank#}6{#/blank#}(real) liked this new friend.

    Letter after letter, year after year, Ashley and I continued to write to one another. A letter would be received and I'd write back right away. We would send each other birthday and Christmas {#blank#}7{#/blank#}(gift).

    Eight years later, my parents decided it was time{#blank#}8{#/blank#}me to meet this friend. They drove me down to Mississippi for a few days. We{#blank#}9{#/blank#}(have) a fun time together. We did the things that teenage girls love to do.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he{#blank#}10{#/blank#}(one) letter, Ashley and I still have an amazing friendship. Although we don't write letters now, we communicate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19.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n 1990, when I{#blank#}1{#/blank#}(be) nine years old, I wanted very much to find{#blank#}2{#/blank#}pen friend. I found Ashley's address in a magazine, and decided{#blank#}3{#/blank#}(write) to her.

    I sent off my letter with a little hope. Very quickly, I received her letter.{#blank#}4{#/blank#}my surprise, Ashley was only one month {#blank#}5{#/blank#} (old) than me. I learned some new expressions from her. I {#blank#}6{#/blank#}(real) liked this new friend.

    Letter after letter, year after year, Ashley and I continued to write to one another. A letter would be received and I'd write back right away. We would send each other birthday and Christmas {#blank#}7{#/blank#}(gift).

    Eight years later, my parents decided it was time{#blank#}8{#/blank#}me to meet this friend. They drove me down to Mississippi for a few days. We{#blank#}9{#/blank#}(have) a fun time together. We did the things that teenage girls love to do.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he{#blank#}10{#/blank#}(one) letter, Ashley and I still have an amazing friendship. Although we don't write letters now, we communicate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4.多选题(共3题)

20.
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医疗急救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D.霓虹灯
21.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2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火焰

5.填空题(共1题)

23.
小明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实验后他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3点)

6.实验题(共3题)

24.
小凯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放出氧气慢而且少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凯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悦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二”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即MnO2________没变.
25.
根据如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________(填“K1”、“K2”或“K3“)
(3)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用________(填写收集方法),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如果在收集过程中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6.
如图所示,图1是水电解的一种简易实验装置,图2是某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的新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代替水,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当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代替水是为了________;
(2)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3)小兰通过学习电解水实验知道,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________;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4)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于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