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1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9

1.简答题(共3题)

1.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
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答两点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4.
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____克碳酸钙。

3.单选题(共12题)

5.
学习了化学以后,我们知道,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6.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S + O2 SO2↑ B. 4Al +3O2 2Al2O3
C. P + O2P2O5 D. Mg + O2 MgO2
7.
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8.
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依次为
A.1:1:1B.2:2:1
C.2:1:2D.1:2:3
9.
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0.
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氯化铵NH4ClB.硫酸钠NaSO4
C.氧化亚铁Fe2O3D.铝aL
11.
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D.它是一种单质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Cl2、NaClB.NH4Cl、HNO3C.MnO2 、K2MnO4D.P2O5、Ca3(PO4)2
13.
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1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
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称量氢氧化钠

D. 收集氧气
A.A  B.B  C.C  D.D

4.选择题(共3题)

17.

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

18.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
19.已知函数 f(x)=sinπx(0<x<1)ab ,且 f(a)=f(b) ,则 4a+1b 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5.填空题(共5题)

20.
在Fe、H2O、H2、O2、KMnO4五种物质中,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____________。(直接写答案)
22.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H_______________; (2)3Cl-_______________。
23.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C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若D为原子,x=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
24.
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填“变深”或“消失”或“不变”),漏斗中液面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外界大气压.

6.实验题(共1题)

25.
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如图所示)。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