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在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
(1)完善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
NaClO3 +3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填或多填均不得分)。

(1)完善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

(2)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填或多填均不得分)。
3.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4)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4)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4.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能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____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1)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能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____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提出问题)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呢?
提供的药品有:铁粉、铜丝、锌粒、20%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
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进行了实验。
(1)甲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同学们又对滤渣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 滤渣中一定有铜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
此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正确方法,同时又选择了另一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提供的药品有:铁粉、铜丝、锌粒、20%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
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进行了实验。
(1)甲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 | ![]()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变化 | 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同学们又对滤渣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 滤渣中一定有铜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向滤渣中加入______________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正确 |
此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正确方法,同时又选择了另一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6.简答题- (共1题)
7.单选题- (共10题)
8.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
10.
金属钠可以用于制造抗爆剂,它能降低汽油的爆震性。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B.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
D.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
11.
坐标图能将化学实验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
B.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C.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
12.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 |
C.金属钠和镁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13.
提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FeCl2(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B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O2(HCl) | 通过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洗气瓶 |
D | KNO3(NaCl) |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5.
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 | | | |
溶解度 | | | | |
NaCl | KCl | NH4Cl | KNO3 | |
20 | 36.0 | 34.0 | 37.2 | 31.6 |
40 | 36.6 | 40.0 | 45.8 | 63.9 |
60 | 37.3 | 45.5 | 55.2 | 110 |
A.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
B.4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
C.4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
D.60 ℃时降温到 20 ℃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
8.填空题- (共4题)
17.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传入西方。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传入西方。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18.
氮的固定指的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方法,将氮气转化为其它可利用的化合物的过程。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氮气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
19.
“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 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还原性铁粉,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脱氧原理是:常温下铁与_________作用而生锈。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不宜用“洁
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还原性铁粉,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脱氧原理是:常温下铁与_________作用而生锈。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不宜用“洁
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2)硬水的危害很大,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2)硬水的危害很大,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9.实验题- (共1题)
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见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当观察到烧杯中____________时,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当观察到烧杯中____________时,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