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造成的实验缺陷有: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1)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填一物理性质)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2)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32mL处;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造成的实验缺陷有: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1)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填一物理性质)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2)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32mL处;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2.推断题- (共1题)
2.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F。则:
(1)A的俗名 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 D的用途______(写一点即可)。
(2)写出A与B混合得到C与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其中B起_____ 作用,此反应属于 _________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1)A的俗名 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 D的用途______(写一点即可)。
(2)写出A与B混合得到C与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其中B起_____ 作用,此反应属于 _________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单选题- (共12题)
5.
硼纤维---含硼的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硼纤维的新型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
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
C.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
D.该反应表达式是: 氯化硼 + 氢气![]() |
1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加热铜绿,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
11.
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B.④变红,③不变红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
4.多选题- (共2题)
1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食盐水”时,蒸发皿中的液体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除再熄灭酒精灯 |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
16.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紫色石蕊试液 |
B | 双氧水和水 | 观察颜色 | 加二氧化锰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A. A B. B C. C D. D
5.填空题- (共2题)
17.
(1)①用化学式填空: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反应中能有氧气生成的是 _______(填序号)。
A.煤燃烧 B.缓慢氧化 C.光合作用
(2)日常生活中的漏勺等工具是利用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原理使固液分离。
(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填字母序号);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借助于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化学反应中能有氧气生成的是 _______(填序号)。
A.煤燃烧 B.缓慢氧化 C.光合作用
(2)日常生活中的漏勺等工具是利用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原理使固液分离。
(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填字母序号);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借助于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
18.
(1)将下列右边的“不良后果”的序号与左边的“错误操作”对应填空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①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B.试管外壁不干燥 ②标签受腐蚀
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③加热时,试管破裂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2)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45° B. 90° C. 2/3 D. 1/3 E. 0.1g F. 0.01g
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_____。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
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___,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①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B.试管外壁不干燥 ②标签受腐蚀
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③加热时,试管破裂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2)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45° B. 90° C. 2/3 D. 1/3 E. 0.1g F. 0.01g
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_____。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
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___,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6.实验题- (共1题)
19.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在实验室中,甲同学想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2)乙同学用B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写名称),发现该装置有一处错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为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他还应将B装置中的某仪器改为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如果用F装置收集CO2,则CO2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小美同学利用加热氯化铵(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 [Ca(OH)2] 固体生成氯化钙(CaCl2)、氨气和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1)在实验室中,甲同学想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2)乙同学用B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写名称),发现该装置有一处错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为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他还应将B装置中的某仪器改为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如果用F装置收集CO2,则CO2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小美同学利用加热氯化铵(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 [Ca(OH)2] 固体生成氯化钙(CaCl2)、氨气和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