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实验室新进一批大理石,某化学小组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称量17.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50.0g(足量)稀盐酸放入烧杯,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60.9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逸出,则:
(1)17.5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17.5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 (共1题)
2.
根据下列方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F含有A﹣E的所有元素。
(1)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F_______。
(2)写出物质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F含有A﹣E的所有元素。
(1)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F_______。
(2)写出物质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3.简答题- (共3题)
3.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石油、天然气三种。
(2)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写出可燃冰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___。
(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请你从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一条减缓该环境问题的措施____。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石油、天然气三种。
(2)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写出可燃冰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___。
(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请你从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一条减缓该环境问题的措施____。
4.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是生命之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
(2)井水是否属于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可以用_______检验;为降低家庭饮用水的硬度,一般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3)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絮凝剂,其作用是________。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农业上过量的施用农药和化肥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生活上不用含磷洗衣粉
E 不间断放水洗衣服 F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
(1)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
(2)井水是否属于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可以用_______检验;为降低家庭饮用水的硬度,一般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3)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絮凝剂,其作用是________。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农业上过量的施用农药和化肥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生活上不用含磷洗衣粉
E 不间断放水洗衣服 F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小波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
(3)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图甲装置。与图甲相比较,图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并通过调节酒精灯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这样设计的原因是________。
(4)检查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5)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小波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
(3)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图甲装置。与图甲相比较,图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并通过调节酒精灯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这样设计的原因是________。
(4)检查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5)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5.单选题- (共15题)
8.
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30 | 6 | 3 |
反应后质量/g | 12 | 2 | X | 3 |
A.x=24 | B.丁可能是催化剂 |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2 | 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
10.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单宁酸中含76个碳原子
C. 单宁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D. 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A. 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单宁酸中含76个碳原子
C. 单宁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D. 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12.
下列用分子的观点对常见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常见现象 | 解释 |
A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B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 | 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柱热胀冷缩 | 分子间有间隔 |
D | 氧化汞受热后分解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
D.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16.
下列关于物质的除杂或鉴别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N2中的少量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鉴别炭粉中的铁粉 | 观察颜色 |
D | 鉴别空气与氧气 | 燃着的木条 |
A.A | B.B | C.C | D.D |
17.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减少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
1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
C.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21.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 |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
6.填空题- (共4题)
22.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图B中x=________。
(2)如图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填图中的______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图B中x=________。
(2)如图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填图中的______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4)氖气_____________。
(5)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
(1)三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4)氖气_____________。
(5)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
24.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炭雕艺术品可以长期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
(2)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
(3)活性炭在净水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说明活性炭有___________作用。
(4)可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1)炭雕艺术品可以长期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
(2)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
(3)活性炭在净水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说明活性炭有___________作用。
(4)可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5.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

A实验:玻璃棒的作用 。
B实验: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 。
C实验: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继续倾倒二氧化碳上层的蜡烛没有熄灭,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实验:玻璃棒的作用 。
B实验: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 。
C实验: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继续倾倒二氧化碳上层的蜡烛没有熄灭,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7.实验题- (共1题)
2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l)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检验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用_____ (填药品名称)。
(4)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
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填序号)。

请回答下列各题:
(l)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检验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用_____ (填药品名称)。
(4)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