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若选用图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_______,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II)中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实脸(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_______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
(6)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______?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若选用图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_______,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II)中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实脸(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_______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
(6)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如图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①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④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如图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①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④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3.科学探究题- (共3题)
3.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里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实验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作对比实验,结果2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1)如果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作对比实验,结果2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1)如果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5.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全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全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4.单选题- (共13题)
6.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我们在没有发现可靠的新能源之前,要对现有的化石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对石油进行分馏,是物理变化 |
B.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使其分解,称作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
C.可以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利用率 |
D.天然气相对于煤和石油来说是比较洁净的能源 |
9.
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10.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下列有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 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13.
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C.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
D.将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点燃,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
16.
下列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
B.焦碳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制得,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
D.煤中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元素 |
18.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石油是一种燃料,会引起大面积燃烧 |
B.石油可溶于水,会溶解在海水中 |
C.石油漂浮在水面上,会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 |
D.海鸟沾上石油会失去飞翔能力 |
5.多选题- (共5题)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一种混合物 |
B.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 |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D.一氧化碳是一种红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0.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
21.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 |
D.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
2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
B.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空气污染 |
C.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以做灭火剂、做碳酸饮料、温室气体肥料等 |
D.通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6.填空题- (共3题)
24.
“生态安全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一个主题,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根据图(1),如果把煤燃烧看做是C与O2的反应,燃烧的煤炉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_______个,为使煤充分燃烧,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写一种做法),这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2)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质量如图(2)、(3)所示,通过比较选择________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请比较分析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
(3)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需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原理是2CaCO3+2SO2+O2=2CaSO4+2________(补充完整化学方程式),这样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4)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________(填化学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
(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①图(4)实验,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②图(5)实验,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为使该套装置既达到防止空气污染又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1)根据图(1),如果把煤燃烧看做是C与O2的反应,燃烧的煤炉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_______个,为使煤充分燃烧,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写一种做法),这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2)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质量如图(2)、(3)所示,通过比较选择________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请比较分析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
(3)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需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原理是2CaCO3+2SO2+O2=2CaSO4+2________(补充完整化学方程式),这样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4)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________(填化学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
(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①图(4)实验,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②图(5)实验,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为使该套装置既达到防止空气污染又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25.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a.一氧化碳;b.活性炭;c.二氧化碳;d.石墨;e.金刚石.
(1)制糖工业用来脱色以制白糖的是________;
(2)煤炉取暖,若空气不畅通,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
(3)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
(4)电池中作电极的是________;
(5)固体能作制冷剂的气体是________。
a.一氧化碳;b.活性炭;c.二氧化碳;d.石墨;e.金刚石.
(1)制糖工业用来脱色以制白糖的是________;
(2)煤炉取暖,若空气不畅通,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
(3)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
(4)电池中作电极的是________;
(5)固体能作制冷剂的气体是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