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9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 用量/g
氧气体积/
ml
反应所需 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完成上述 4 个实验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
(2)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 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已知在相同质量的石灰石粉末和块状石灰石 中分别加入足量 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你认为该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氧气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 2: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1 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于试管中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2 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3)丙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该学生认为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可以作催化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指出图示中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_;
(2)指出装置中的三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B.蜡烛熔化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分离空气制氧气
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D.使用催化剂不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B.冰水混合物C.矿泉水D.清新的空气
7.
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以是()
A.1:4B.1:2C.l:5D.21:79
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9.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 PM2.5 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   )
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B.大力植树造林
C.燃放烟花爆竹D.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10.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B.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C.a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D.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11.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量筒读数B. 铁丝燃烧
C.加热固体D. 塞紧橡皮塞
12.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会发光放热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填空题(共2题)

14.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1)纯净物与______属于并列关系;化学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_____关系。
(2)已知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请列举一个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 例子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15.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___;
(4)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