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是炼铁的原料之一,现取20.0 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菱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20.0 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列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
(3)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g水,能得到10%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

(1)20.0 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列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
(3)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g水,能得到10%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
2.
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实验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并测定其纯度(杂质不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89℃左右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③碱石灰既可吸收水也可以吸收 CO2
甲、乙两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并测定其纯度:
(1)请完成猜想三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分解产物是 CO2、H2O 猜想二:分解产物是 CO、 H2O
猜想三:分解产物是_____。
(实验设计)
Ⅰ. 甲同学用下列实验仪器(图中某些加热装置已略去,实验所需药品不限)进行探究。

(2)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
(3)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
(4)甲同学实验利用装置“G(碱石灰)—F—C(CuO 固体)—F”检验 CO,则 F 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证明含有 CO 的现象是_____。
Ⅱ. 乙同学对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的新装置如下图所示(所用容器为底部弯曲的试管)

(实验过程)
乙同学加热试管后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干燥管的尖嘴处点燃,该气体能燃烧。通过进一步检验,确认燃烧的气体为 CO。
(实验结论)
(5)猜想_____是正确的,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纯度计算)
乙同取样品a g,通过实验测得产生的CO 质量b g,则草酸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
(反思与评价)经过实验和讨论。请你对比两套装置,指出乙同学设计的装置优点是_____。
(查阅资料)
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89℃左右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③碱石灰既可吸收水也可以吸收 CO2
甲、乙两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并测定其纯度:
(1)请完成猜想三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分解产物是 CO2、H2O 猜想二:分解产物是 CO、 H2O
猜想三:分解产物是_____。
(实验设计)
Ⅰ. 甲同学用下列实验仪器(图中某些加热装置已略去,实验所需药品不限)进行探究。

(2)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
(3)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
(4)甲同学实验利用装置“G(碱石灰)—F—C(CuO 固体)—F”检验 CO,则 F 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证明含有 CO 的现象是_____。
Ⅱ. 乙同学对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的新装置如下图所示(所用容器为底部弯曲的试管)

(实验过程)
乙同学加热试管后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干燥管的尖嘴处点燃,该气体能燃烧。通过进一步检验,确认燃烧的气体为 CO。
(实验结论)
(5)猜想_____是正确的,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纯度计算)
乙同取样品a g,通过实验测得产生的CO 质量b g,则草酸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
(反思与评价)经过实验和讨论。请你对比两套装置,指出乙同学设计的装置优点是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7.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有4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A. 反应物有4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8.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 B.SO3 | C.H2SO3 | D.H2SO4 |
11.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 PM2.5 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 )
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 B.大力植树造林 |
C.燃放烟花爆竹 | D.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
13.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 B.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
C.a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 D.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
15.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腈纶线和羊毛线 | 点燃,闻燃烧的气味 |
B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液 |
C | 区分固体硝酸铵和食盐 | 在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杯壁 |
D |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
A.A | B.B | C.C | D.D |
1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称得质量为6.2g(1g以下用游码),另一同学发现该同学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请问该同学实际称的药品质量是多少( )
A.6g | B.5.8g | C.6.2g | D.6.4g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5题)
19.
(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①高锰酸钾 _______; ②氧化镁_________; ③ 碱式碳酸铜_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⑤稀盐酸________; ⑥木炭_______________;
(2)现有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氦气;④干冰;将相关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 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__。
A.红色 | B.绿色 | C.黑色 | D.白色 E、无色 F、紫黑色 |
④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⑤稀盐酸________; ⑥木炭_______________;
(2)现有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氦气;④干冰;将相关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 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__。
20.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依次是氧原子、氮原子、碳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写化学式)
(3)一个甲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写化学式)
(3)一个甲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1.
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其中属于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2)元素M形成的氧化物为M2O3,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1)写出其中属于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2)元素M形成的氧化物为M2O3,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2.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__________;
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
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
④钠离子_________;
⑤氢气__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
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①碳元素__________;
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
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
④钠离子_________;
⑤氢气__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
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3.
安全、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习惯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里;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________。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里;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4.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_;实验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如果用上述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___________处进气(填“a”或“b”);检验已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若在E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处进气。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收集一般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_;实验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如果用上述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___________处进气(填“a”或“b”);检验已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若在E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处进气。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收集一般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