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9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4

1.推断题(共1题)

1.
知识整合是巩固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请看下面某同学的知识整合。
已知A是一种白色固体,B和M 均是黑色固体,E和F均为常见的无色液体,C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H为淡黄色的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白色固体-食盐、氯酸钾、氧化镁、淡黄色-硫磺、碘化银
黑色固体-碳、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无色液体-水、酒精、过氧化氢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共同点有(答一点)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实验室收集气体Z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⑴打开K1,关闭K2观察到蜡烛_______, 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⑵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B装置中先加的药品是__________;
(分析与应用)⑶为了实验的延续性,即要求B部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在C—F装置中选择能达到此效果的有________;
(实验探究)怎样改进二氧化碳制取装置
⑷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上,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G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

①完成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碳酸钙硫酸钙+______+___________,
②思考图G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避免由于盐酸具有________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3.单选题(共10题)

3.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③⑤⑥
4.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硬水C.液氧D.雪碧饮料
6.
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A.只有abB.只有cdC.只有adD.只有bc
7.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氧化镁
C.加热铜绿产生蓝色物质D.敞口的碳酸氢铵会闻到刺鼻的气味
8.
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六种制氧气的方案,其中可以快速制得氧气是 ( )
①将氯酸钾单独加热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③将高锰酸钾单独加热
④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
⑤常温下将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
⑥分离液态空气法。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
9.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
B.明矾净水过程产生胶状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除去水中的色素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2:1
10.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小于10mlB.大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11.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D.获得结论
12.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和氮气中的一种,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燃着的木条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试验气体的溶解性

4.多选题(共3题)

13.
下列图像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
 
A
B
C
D
图像




实验
有一份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a,另有一份双氧水b。两份溶液质量相等。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加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白磷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充分反应过程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加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通常要预先在瓶里放少量水的有( )
A.硫粉B.铁丝C.碳D.石蜡
15.
下图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过程涉及到2个化学反应
B.1处变红
C.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体产生
D.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5.填空题(共1题)

16.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__;
②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
(2)实验基本操作
③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
④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⑤没说明用量时,一般向试管中加入_____mL液体试剂即可。
(3)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实验误差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药品污染. D.防止火灾
⑥加热试管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
⑦往试管中放入铁钉时,需先将试管横放,再慢慢竖立______。
(4)请规范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符号
⑧镁 ______ ⑨水  _______

6.实验题(共3题)

17.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铜粉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铜粉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铜在加热条件下只能与氧气反应,而镁在加热条件下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铜粉,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粉充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不能用木炭替代铜粉的原因:____________;不用镁替代铜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相对于书本提供的装置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5)如果完全冷却后,实验测得结果小于1/5。原因:____________。
18.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_______;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方法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若采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导管口a应与导管口______相连(“d”或“ e”);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应选择____来作发生装置(填上述装置的序号);
(5)E装置相对于B装置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6)为保证潜水艇长时间在水中,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19.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横 B.
C. 竖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