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李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能否得出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结论________(填“是”或“否”)。
(3)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__。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B.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将实验后的铜丝网进行加热
D.将铁丝换成铜丝
E.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4)实验后确定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操作 | 装置 | 现象 |
(1)取一个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铁丝上. | ![]() | |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2溶液,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 ![]() |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
(3)把铜丝网(连同固定的铁丝)插入①中。 | ![]() |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能否得出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结论________(填“是”或“否”)。
(3)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__。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B.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将实验后的铜丝网进行加热
D.将铁丝换成铜丝
E.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4)实验后确定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今年暑假,巴厘岛蓝色可乐汽水风靡全国。下图是该可乐汽水配料表的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问题。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1)据分析,碳酸水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
(2)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________g(精确到0.001g)。
(3)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其化学式为C7H5O2Na,试计算:
①Mr(C7H5O2Na)=________。
②苯甲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多少克钠元素________?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项目 | 每100毫升 |
能量 | 190千焦 |
蛋白质 | 0克 |
脂肪 | 0克 |
碳水化合物 | 11.5克 |
钠 | 8毫克 |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项目 | 每100毫升 |
能量 | 190千焦 |
蛋白质 | 0克 |
脂肪 | 0克 |
碳水化合物 | 11.5克 |
钠 | 8毫克 |
(1)据分析,碳酸水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
(2)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________g(精确到0.001g)。
(3)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其化学式为C7H5O2Na,试计算:
①Mr(C7H5O2Na)=________。
②苯甲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多少克钠元素_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检验气体A,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3)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压强会________(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检验气体A,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3)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压强会________(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4.单选题- (共22题)
13.
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
B.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C.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氧元素的个数比是2∶2 |
D.过氧化氢中含氢分子、氧分子 |
14.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液氧的可燃性 |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 |
C.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D.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是因为钛合金质轻而坚硬 |
15.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各成分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
B.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均会产生二氧化碳 |
C.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
D.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
17.
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1.01×105Pa,-218.4℃,氧气变为白色的雪花状固体 |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分离液态空气能制得液氧,说明液氧的沸点比液氮低 |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
18.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红色固体 |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热,生成黑色粉末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9.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
B.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不溶于水 |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6%以上会致人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20.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
B.生活中常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
C.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分解反应 |
D.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有色物质和异味 |
21.
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形容器内水面上升 |
B.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 |
C.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D.电解器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22.
鉴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 物质 | 鉴别的方法或试剂 |
A | 硬水与软水 | 观察颜色 |
B | 氯化钠溶液与蒸馏水 | 肥皂水 |
C | 木炭粉末与二氧化锰粉末 | 磁铁 |
D | 碳酸氢铵与蔗糖 | 闻气味 |
A.A | B.B | C.C | D.D |
23.
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缺钴、铁易得贫血 |
B.儿童缺钙容易引起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
C.人体硒过量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
D.人体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
5.填空题- (共3题)
26.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2个碳原子___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硝酸________。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6)若“
”表示一个氯原子,则“
”表示_____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2个碳原子___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硝酸________。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6)若“


27.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反应前预先在集气瓶内加_________。
(2)电解水: ________,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反应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5)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加热得到氯化钾(KCl)和氧气: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反应前预先在集气瓶内加_________。
(2)电解水: ________,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反应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5)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加热得到氯化钾(KCl)和氧气: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28.
将下列仪器或用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用于夹持试管加热的工具是_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
(5)用于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________。
(6)加热时隔在烧杯与酒精灯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

(1)用于夹持试管加热的工具是_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
(5)用于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________。
(6)加热时隔在烧杯与酒精灯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收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标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收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