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海徐汇中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8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计算题(共1题)

1.
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右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式量是______。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其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要服用该品牌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要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元素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______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2.简答题(共2题)

2.
如图所示,加压胶头滴管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表达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三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和“混合物”)。如果最终得到的精盐偏少,导致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点即可)

3.单选题(共22题)

4.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白光C.有白色物质生成D.镁带消失
5.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自行车钢圈生锈C.蜡烛受热熔化D.瓷碗破碎
6.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AB.BC.CD.D
7.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8.
下列变化中的氧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是
A.氯酸钾受热分解B.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水
C.分离液态空气D.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9.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单质的是
A.ClB.O2C.HD.Fe
10.
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2个氢原子B.1个氢分子C.氢元素D.2个氢元素
11.
下列括号内化学式与物质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氦气[He2]B.硝酸铁[Fe(NO3)2]C.碳酸氢[H2CO3]D.碳酸钠[Na2CO3]
12.
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
关于“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摩尔质量是28gB.1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0.5molO2约含6.02×1023个氧D.18gH2O含有3mol原子
14.
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C60的摩尔质量为720g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15.
等物质的量的SO2与S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B.2:3C.5:6D.6:5
16.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2
17.
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碳C.硫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18.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D.分别加入蒸馏水
19.
NO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下表(常温下空气密度1.29g/L)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熔点
沸点
密度(常温)
溶解度(常温)
-163.64℃
-151.76℃
1.33 g/L
0.0062 g /100 g水
2NO+O22NO2
 
则实验室收集N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20.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置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④①⑤⑥C.②③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⑥⑤
21.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铁粉和铜粉C.食盐和泥沙D.蔗糖和水
22.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氢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元素和氧元素D.水分子
23.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
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④⑤
24.
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燃烧匙中,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④⑤
2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4.填空题(共4题)

26.
有下列8种物质:
A.红磷B.冰水混合物C.水银D.粗盐  E. 洁净的空气F. 氧化镁  G. 氢氧化钠  H. 液氧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编号填写):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7.
用化学式表示并回答问题:
(1)5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3)+2价的钙元素______________
(4)n个硫酸根___________
(5)由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6)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其体积分数是___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8.
据最新报道,上海将启用一批以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为动力能源的新型公共汽车,这样有利于减少汽车的有害气体排放。
(1)二甲醚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2mol的二甲醚的质量为_______克。
(2)0.5mol的二甲醚中含有______个二甲醚分子,含有______mol氢原子。
(3)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9.
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30.
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如下图所示,根据发生反应的现象及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个实验有多个共同的特点:
①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②都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同时放出热量,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丙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实验集气瓶底要预先放少量水或沙子,目的是_________。
3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小于1/5的结果,请你分析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2)乙同学设计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再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则b=_____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④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32.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c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_作用。
(3)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加入药品前,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该收集装置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制取完氧气后撤装置,应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最终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则导致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4)如图是多功能瓶,具有储气的功能。

①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端进入。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排水法收集气体:应该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气体从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5)多功能瓶装满水可以做量气瓶即测量气体体积(如图),水从_______端导管排出。(填“a”或“b”),排出水的导管后面接一个__________。气体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且和水反应。现在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