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为了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同学们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红墨水向左移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动物呼吸入________气体,呼出_________气体。 

2.单选题- (共18题)
6.
某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瘦肉精”由6种元素组成 B. 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 “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 “瘦肉精”是由5个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A. “瘦肉精”由6种元素组成 B. 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 “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 “瘦肉精”是由5个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4.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 |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体积变大 |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
3.填空题- (共4题)
20.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4)+2 价的钙元素______;
(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
(6)2个氢原子____。
(1)2个氮分子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4)+2 价的钙元素______;
(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
(6)2个氢原子____。
21.
老鼠药!老鼠药!老鼠吃了好睡觉!“毒鼠强”(化学式 C4H8NS2O8 ) 是一种剧毒物质,误食易中毒造成人员伤亡。
(1)毒鼠强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
(2)每个毒鼠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3)“毒鼠强”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毒鼠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毒鼠强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
(2)每个毒鼠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3)“毒鼠强”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毒鼠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____,可用____检验硬水与软水。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水体污染主要有__________、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4)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____,可用____检验硬水与软水。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水体污染主要有__________、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4)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
2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不可浪费;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应量取______ mL,固体只需______。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_______。
(3)在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应先______________,再加药品。
(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_盖灭。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不可浪费;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应量取______ mL,固体只需______。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_______。
(3)在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应先______________,再加药品。
(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_盖灭。
4.实验题- (共3题)
24.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1/5。(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实验C,对比甲、乙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
(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粉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是因为______。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1/5。(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实验C,对比甲、乙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
(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粉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是因为______。
2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利用C装置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收集到的氧气用于完成硫粉燃烧实验时,还需在集气瓶内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
(3)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块状的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利用C装置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收集到的氧气用于完成硫粉燃烧实验时,还需在集气瓶内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
(3)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块状的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