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8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简答题(共1题)

1.
为了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同学们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红墨水向左移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动物呼吸入________气体,呼出_________气体。

2.单选题(共18题)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片拉成铜丝B..轮胎爆炸C.铁锅生锈D.酒精挥发
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汞汞+氧气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4.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 )
A.中子数B.电子数C.质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5.
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干净的果汁C.冰水混合物D.纯净水
6.
某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瘦肉精”由6种元素组成 B. 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 “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 “瘦肉精”是由5个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7.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AB.BC.CD.D
8.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AB.BC.CD.D
9.
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B.铁元素C.铁分子D.铁原子
10.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
A.NH3    NO    HNO3B.N2O5    N2O4   NO2
C.NO    NO2 NH3D.HNO3    NO2     NH3
11.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2Mg表示2个镁元素B.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表示Zn的化合价为D.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
12.
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B.21%C.11%D.58%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体积变大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15.
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
A.将滤纸压破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16.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天然水与空气、土壤长期接触B.城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
17.
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18.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
19.
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3.填空题(共4题)

20.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4)+2 价的钙元素______;
(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
(6)2个氢原子____。
21.
老鼠药!老鼠药!老鼠吃了好睡觉!“毒鼠强”(化学式 C4H8NS2O8 ) 是一种剧毒物质,误食易中毒造成人员伤亡。
(1)毒鼠强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
(2)每个毒鼠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3)“毒鼠强”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毒鼠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____,可用____检验硬水与软水。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水体污染主要有__________、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4)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
2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不可浪费;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应量取______ mL,固体只需______。
(2)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②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_______。
(3)在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应先______________,再加药品。
(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_盖灭。

4.实验题(共3题)

24.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1/5。(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实验C,对比甲、乙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
(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粉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是因为______。
2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利用C装置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收集到的氧气用于完成硫粉燃烧实验时,还需在集气瓶内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
(3)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块状的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26.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