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7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A一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呈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实验室常用氧气做实验。现将30. 1 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 5 g。请回答:
(1)所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
(2)将实验后剩余固体溶于134. 1 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空气制氧气B.冬天朝玻璃上哈气,出现水雾
C.海水晒盐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4.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5.
科学家在1527℃的高温下用激光器合成了一种新型物质(化学式为SiC),该物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下列有关该新型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超硬物质    B. 它是一种新的单质
C. 它在常温下为气态    D. 构成它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6.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
D.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7.
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2 (CO)——点燃
B.MnO2粉末(KC 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CuO(C粉)——稀盐酸
8.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B.X  Z  YC.Y  Z  XD.Z  Y  X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喝汽水时容易打隔,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服用氢氧化钠固体,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D.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因为铁能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发生反应
10.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硝酸按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将氧化铜粉末放人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粉末会逐渐减少,溶液呈无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用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黄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
11.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分析或做法,错误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在金属表面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锈蚀
D.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只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
12.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溶液B.pH试纸
C.碳酸钙固体D.氯化钠溶液
1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AB.BC.CD.D
14.
一些食物就得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玉米粥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0~8.0
7.6~8.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
15.
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4.填空题(共4题)

16.
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核潜艇的供氧是利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_____
17.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之源。
 
(1)水分子中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上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步骤①②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可用硫酸铜杀菌、消毒
D.步骤①中可加人明矾作絮凝剂
18.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_____________;(2)氧化铝______________
19.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X。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5.实验题(共3题)

20.
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草酸晶体(H2C20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草酸晶体受热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04.xH2O (x+1)H20+CO2↑++C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

Ⅰ.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
II.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
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 b,装置C读数为V;
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____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1.
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填化学式)。
(2)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3)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22.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 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0+ O2 =2 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3Cu+ 8HNO3(稀)=3Cu(NO3) 2+2N0↑+4X.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3)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 +2N0↑+4X
方案二:2Cu+ O2Δ=2CuO; CuO+2HNO3= Cu(NO3) 2+H20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你选择的方案及理由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